藍海億觀網2023年03月02日 0
“首先縮水的是收入,Wayfair在2022年的收入為122億美元,縮水了11%,凈虧損13億美元。”
Wayfair大縮水。
首先縮水的是收入,Wayfair在2022年的收入為122億美元,縮水了11%,凈虧損13億美元。
腰包縮水了, Wayfair先是裁員10%,接著又叫停了正在建的一個大型倉配中心,該中心原本可以在11月完工,并加快平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速度。
最傷筋動骨的縮水不是財務上的,而是用戶根基上的。
Wayfair的活躍用戶(顧客)在2022年縮水了19%,降為2210萬,比前一年同期(2730萬)少了近500萬活躍用戶。
在2020年疫情大爆發期間,Wayfair幾乎是美國人“最寵愛”的電商平臺。
在居家隔離期間,美國人左看右看,東瞧西瞧,總覺得家中這里缺套沙發,那里缺個擺件,這里少一條窗簾,那里少一個梳妝臺。
疫情期間要少出門,只能到線上購買。
在這種大背景下,Wayfair的用戶迎來了大爆發,從2020年3月底的2110 萬,迅速暴增到年底的3100萬。
用戶端在增長,供應商端也暴增。
2021年底,Wayfair供應商伙伴達到了23000家,同比增長43%,在售至少3000萬件家居、家具產品。
彼時,大量的中國賣家知道了Wayfair平臺的商機,聞風而動,紛紛前往開店。
在大量賣家申請開店而“一店難求”的情況下,深圳涌現出一批Wayfair開店服務商。一個店鋪全部費用下來要好幾萬元人民幣,但依然擋不住中國賣家的開店熱情。
一些賣家將Wayfair視為“另一個新崛起的亞馬遜”。他們認為,早期開店既有平臺紅利,也能夠將老店鋪沉淀下來,養好權重,后面將成為一個“抵抗”新賣家競爭的護城河。
因此,一些賣家一口氣拿了幾個乃是十幾個Wayfair店鋪。
確實,一批賣家與Wayfair一道,吃到了疫情期間用戶暴增的紅利。
在2020年和2021年,中國家居大賣家致歐在Wayfair上也吃到了紅利,銷售額分別為1.7億元和2.74億元,而在2019年,致歐在Wayfair的銷售額僅為4506萬元,兩年內暴增數倍。
致歐在Wayfair的銷售額,圖/致歐招股說明書(過會稿)
圖/致歐在電商平臺銷售的產品
這跟Wayfair在2020年之后的活躍用戶大暴增的周期基本是一致的。
不過,Wayfair的用戶暴增勢頭很快衰減了,在2021至2022年變為負增長了。
這主要是跟兩個原因有關。
一、增量市場不增長:彼時疫情下的美國房地產萎靡不振。由于美國新房開發速度放緩,二手房交易也縮水了,人們對添置新家居、家具的需求也大幅度縮水;
第二、存量市場縮減,實體店吸走流量:彼時,美國疫情管控剛放開,憋了一年多的美國人紛紛回到線下實體商店,尤其是在購買價值較高的家居、家具產品時,他們更是想到線下實體商店里摸一摸,坐一坐,躺一躺(實體信息流),親自體驗產品才會下單購買。
這導致了,Wayfair的線上客戶就開始大量流失。致歐家居的營收情況,也印證了這一衰減。
在2022年第一季度,致歐的營收約14.27億元,比2021年下滑4.07%;凈利潤約5143.91萬元,同比下滑29.43%。
當時,致歐半年報預報也不樂觀,業績全線下滑,預計營收同比下滑14.68%至11.55%,扣非利潤最高同比下滑19.57%。
致歐的業績下滑,與Wayfair用戶數量銳減,都是家居電商暫時萎縮的一個縮影。
▊Wayfair水逆,家得寶吃飽,宜家碾壓
深陷困境的Wayfair,想往線下走了,在2022年開啟了兩家線下門店,預計在2023年會開出更多的線下實體店。
當純線上的Wayfair向到線下搶蛋糕之際,它的對手家得寶(The Home Depot)、BBBY和宜家(IKEA)卻加大馬力,搶走更多的線上份額。
家得寶的電商收入,連續七年實現10億美元的銷售增長,宜家的電商渠道銷售額在2021財年實現73%的增長。
宜家、家得寶作為線下發家的對手,光從其電商用戶和流量來看,也已經超過了Wayfair。
如上文所述,Wayfair官方的數據稱,其活躍用戶尚有2210萬,但從第三方數據工具來看,Wayfair過去三個月的訪問量徘徊在1020萬-1160萬之間。
用同一家第三方工具來查看數據,宜家在電商平臺在過去三個月的流量2068萬至2358萬之間,比Wayfair多了一倍多。
作為線下家居商城的家得寶,其流量也超過了Wayfair(最近三個月1824萬至1954萬)。
最應該與Wayfair對標的是家得寶,因為家得寶也是美國本土崛起的,其在電商方面的布局不斷加強,勢有從Wayfair手中搶走更多電商份額的大趨勢。
家得寶的用戶人群與Wayfair人群重合非常高,其中,25歲-34歲的年輕人群占比(21%以上)最高,35-54歲的中青年,占比35%左右。
這意味著,家得寶在流量和用戶人群上,與Wayfair存在激烈的競爭。
在Wayfair收入、利潤、用戶大縮水之際,家得寶卻“吃得飽飽“的。
在最近披露的數據中顯示,2022財年,家得寶營收15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61億元,同比增長4.1%;凈利潤171億美元,同比增長4.1%。
在Wayfair大裁員、停建倉配中心之際,家得寶宣布,對美國、加拿大的時薪雇員進行加薪。由于它在北美總共雇傭了47萬名員工,這一次加薪,將消耗掉家得寶10億美元。
從這一切側面可以看出,家得寶在Wayfair遭遇“水逆”之際卻逆風而上。
家得寶提供 了14 種大品類,包括室內花園、家電、電 氣/照明、木材、工具、水暖、涂料、廚衛、戶外花園、建材、地板、硬件、木制品、裝飾/儲存等,SKU 超過了100 萬種。
從2016年開始,主要類目的銷售額迅速增長。
圖源/中信建投、認是
家得寶推出四類型的產品:一、“自己做”(Do-It-Yourself、 D-I-Y);二、“幫我做”(Do-It-For-Me、D-I-F-M)三、專業承包商(Professional Customers、Pro);四、“維護維修”MRO(Maintenance, repair, operations)。
家得寶以DIY產品為基礎,并以此發家的。
這是因為,美國有很大的DIY產品的市場根基。美國人工成本很貴,在家庭裝修、園藝打理、電器維修等方面,美國人基本上不敢請工人,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專業的DIY能手。
早在1982 年,家得寶在門店推出 DIY 配套指導服務。1986 年開始專注 Pro 消費群體,繼而擴展到“維護維修”MRO(Maintenance, repair, operations)等。
2000 年,家得寶開始上網,布局電商,并通過收購專業服務公司推出 DIY+DIFM+PRO 業務。
2010 年,家得寶推出 HomeDepot 線上 App,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強線上線下融合。2015 年,家得寶實行“供應鏈同步”,建立供應商-轉運點-門店的物流鏈。
可以說,家得寶逆風向上,其線下門店、倉配中心等幫了大忙,這比專注于線上的Wayfair,多了硬件根基。
因為,電商是商流、信息流、資金和物流的大匯集。
可以說,家得寶在信息流(流量方面),不比Wayfair差,而在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比Wayfair更強。
同時,家得寶耕耘供應鏈的時間比Wayfair。
在各方面比較之下,Wayfair大縮水之際,家得寶卻持續“吃得更飽了”。當然,它們的關系,跟“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邏輯不完全相同,并非直接的此消彼長,但Wayfair線上份額被家得寶拿走一些也是可能的。
國內賣家也已經瞄準了家得寶的電商平臺,目前也跟當年的Wayair一樣,存在“一店難求”的現象。據深圳一些服務商透露,如今的Home Depot店鋪下點周期長,大概要幾個月,且開店成本高達數萬元。
不過,話說回來,Wayfair依然是一個有活力的平臺。
在2022年的黑色星期五當天,Wayfair每5秒就售出一件床上用品,每13秒就售出一個盥洗臺或水龍頭。消費者購買的地毯足以覆蓋超過75000個足球場,購買的高腳凳足以在整個拉斯維加斯大道排成四排。
結語:希望中國更多家居、家具品牌通過優質渠道走出去。(億觀分析組)
如果本文對您有點用,煩請點贊、關注、在看,謝謝啦。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06-01
藍海億觀網2023-05-11
藍海億觀網2019-11-09
藍海億觀網2020-10-23
藍海億觀網2022-02-08
藍海億觀網2020-07-21
藍海億觀網2020-09-02
藍海億觀網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