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賣家們八方籌備、緊鑼密鼓地迎接黑五網一圣誕“假期旺季”。再提到上半年亞馬遜爆發的那場史無前例的封號潮時,賣家們仍表示心有余悸。大賣倒塌、listing變廢的噩夢彷佛還發生在昨天。我們難以預估封號潮的影響有多大,還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治愈賣家”
當賣家們八方籌備、緊鑼密鼓地迎接黑五網一圣誕“假期旺季”。
再提到上半年亞馬遜爆發的那場史無前例的封號潮時,賣家們仍表示心有余悸。
大賣倒塌、listing變廢的噩夢彷佛還發生在昨天。
我們難以預估封號潮的影響有多大,還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治愈賣家們的“心理創傷”。封號的危機像一根扎在心里的倒刺,后面的路還要怎么走?如果還要繼續做的話,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戰略方向、產品規劃、運營營銷等方針又應該如何調整,想必這也是縈繞在亞馬遜賣家心頭上的問題。目前,行業內有幾種比較主流的亞馬遜賣家類型,不管你有沒有被封店,建議都可以花10分鐘時間看看,相信能夠給大家帶來指明一些方向。這類賣家堅持打造一個出海DTC品牌,將中國的品牌帶進海外千萬家,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在今年成功上市的Anker。具體來說,這類賣家主要分為強供應鏈研發和強品牌打造兩種類型。第一種,強供應鏈研發型賣家,其產品往往具備強大的供應鏈研發優勢,產品壁壘較高,屬于真正有能力研發出人無我有的產品。這類型的產品差異化程度高,不需要走價格競爭路線,單靠產品實力說話就可以賣得很好,運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大。第二種,強品牌打造型賣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小米供應鏈模式。產品賣的都是走量的普貨,產品研發門檻不高,但小米的厲害就在于將物流、供應鏈、包裝等各個環節成本和流程優化到了極致,把各環節的價格都打了下來。甚至在一般賣家看來不賺錢的價格,他們甚至都能做到有利潤,甚至有能力長期維持其價格的優勢競爭力,現在很多類目里的大賣就是這樣的打法。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第二類賣家,他們與第一類賣家最大的區別是:他們不在乎品牌,也不想走資本市場,他們做亞馬遜最原始且最長久的目標就是賺現金流。只要亞馬遜有一日賺錢的可能,他們就會繼續在亞馬遜的賽道上奔跑;等哪天亞馬遜不賺錢了,大不了就換個行業。一般來說,這類賣家又可以細分為黑帽賣家和白帽賣家兩個分支。所謂的黑帽賣家,他們一般會把品牌和賬號備足,通過刷單測評等操作把銷售推高。他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來降低封號的概率,即使某個品牌和賬號不小心被封,憑借著背后大量的品牌和賬號預備軍,他們也有應對方案將損害降到最小。反正就一句話,只要能賺到錢,即使一路黑帽到底,封再多的品牌和賬號都無所謂。對于堅決黑帽路線到底的賣家,這里有幾條好的風控和優化建議,可以給各位參考:①多品牌多賬號
盡量朝著一個品牌一個店鋪一個鏈接的方向去發展,盡量減少店鋪授權,不同地區不要用同一品牌運營,避免因為“連坐”而被一網打盡。
②優先分銷商角色
后續如果要做品牌授權的話,品牌角色里的分銷商(registeredagent)角色是最佳選擇,尤其是經營的品牌里之前有違規記錄的賣家,不可抱有僥幸心理,盡早解除品牌綁定才是上策。
③主賬號絕對安全,輔助“賬號車輪戰”
一個listing下面可以設置多個專用賬號來降低風險。其中,至少要保證主賬號的運營絕對合規安全運營,其他輔助賬號則可以繼續刷單測評小卡片路線,一旦被封直接棄兵,然后繼續開新號刷單。聊完了黑帽賣家,我們也來說說白帽賣家。這類型的賣家,其實介于“鋪貨”和“精品爆款”之間,即所謂的“精鋪模式”。一方面,精鋪模式不需要上千上萬SKU地廣鋪貨廣撒網,但另一方面又比精品模式下可能不足百的SKU要多得多。一般來說,精鋪模式是不需要怎么刷單的,而且也不會去制定推廣排名計劃,或者去追求核心關鍵詞的排名,目標也就是每個SKU一天出三五單就可以了。真的要說這3種模式的區別,以同樣是日出百單的店鋪為例。而精鋪模式則是,10個頭部SKU日出大于5單,30-40個腰部SKU日出1-5單,剩余40-50個尾部SKU日出小于1單,最終達到累計日出百單的目標。其實總的來說,受亞馬遜封號潮影響最大的,就是想做品牌的黑帽玩家。經此一遭封店打擊,很多賣家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就要么尋思著趁著亞馬遜這幾年好光景抓緊賺錢,要么尋思挖掘新的行業賽道,要么以此作為契機反思人生追求。最后,我們來聊聊第三種類型的賣家,隨著“資本收購”賽道熱度持續高漲,這類新賣家的身影也越發活躍起來。這類賣家的特點就是:他們會直接把品牌賣給資本,套現逃離現場;或者把精品品牌賣給資本,自己去做精鋪,同時孵化多個品牌,等到某個品牌打爆后就賣給資本。如果是想走這個賽道的賣家,不妨可以了解目前市場上什么樣的品牌符合亞馬遜品牌收購的標準。第一,品牌性。必須是面向某細分市場領域的獨立品牌,產品有一定的差異性和獨特性;
第二,營利性。品牌財務指標數據良好,過去12個月凈利潤>20萬美金,20%+的毛利率;
第三,穩定性。店鋪穩定合規運營,未有多次嚴重的警告記錄。IPR及ODR等指標良好。Listing排名高數量少,產品和店鋪評分>4。看完了以上的指標,想必對自家品牌是否適合加入品牌收購賽道、以及未來需要孵化怎樣的品牌,有了清晰的畫像標準。那回到賣家最關心的事情,即收購方是如何做估值的呢?簡單來說,目前賣家估值=過去12個月平均月毛利潤*估值倍數,賣家收到的總資金=項目估值+庫存,收購的倍數在30-50倍之間。即賣家可一次套現品牌未來3-5年的盈收毛利潤。而且在收購方的收購不僅包括品牌店鋪、產品專利,甚至庫存成本也一并囊括其中,大大降低了賣家出售品牌后的清理壓力。而且收購成功后,在未來1-2年里還會與賣家持續分享品牌增長的利潤,共享品牌增長價值。大家可以自行評估這個價格是否值得去做。從信息也可以看出,影響估值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營業額和利潤率、品牌資產(專利、商標、供應鏈資源)、產品表現(評論、評分、排名)等等。除此之外,選擇合理的出售時機,在品牌價值最高點的時機出售,可以獲得資方更多的報價。不論現在有無出售品牌的意愿,都可以先接觸品牌收購賽道的資方,了解自家品牌價值,以在未來想要出售時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在文章結尾,也給各位推薦著名的品牌收購資方:Nebula Brands。他們通過估值全資收購賣家品牌,賣家不僅可以提前收獲未來數年收益,規避正面競爭,而且還可共享品牌未來增長收益。
Nebula Brands作為中國首家,也是當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亞馬遜品牌收購集團,已經累計融資額超過1億美金,深耕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更懂中國賣家運營品牌的艱辛。
Nebula Brands已與超200家中國品牌建立聯系,提供最快25天即可完成收購的專業效率服務。Nebula Brands在收購品牌后,承諾將未來兩年增長部分的10~15%與賣家分享,和賣家共享增長利潤。
各位老鐵如果有出售亞馬遜品牌的想法,期望能突破自身規模和能力帶來的發展瓶頸,亦或是想要開啟人生新旅程,都可以掃碼添加Nebula Brands投資經理咨詢詳情!▼▼▼ (來源:Neb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