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1年02月13日 427
“自古用人唯親的尺度最難把握。倘若被舉薦者,確實能力出眾,或者即便能力略顯不足,但能夠跟團隊中的其他人和平共處,那么用人者會被贊為“舉賢不避親”
自古用人唯親的尺度最難把握。倘若被舉薦者,確實能力出眾,或者即便能力略顯不足,但能夠跟團隊中的其他人和平共處,那么用人者會被贊為“舉賢不避親仇”。
反之,如果被舉薦者能力平平,甚至是“酒囊飯袋”“吸血蛀蟲”,那么用人者難免落入“任人唯親”“裙帶關系”的彀中。
就跨境電商行業而言,“關系戶”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受待見的貶義詞。
高歡近日入職了一家工貿一體的公司。然而,讓高歡沒想到的是,自己入職公司后,竟成了“奶媽”,源源不斷地給公司其他員工“輸血”。
原來,公司內部除了高歡,其他人都是老板的親戚朋友,對于亞馬遜運營沒有任何經驗。倘若只是向高歡取經學習倒還好,但老板的這群親友不僅不思進取,還專門給高歡“拖后腿”。
高歡接手公司一個賬號,沒多久就將賬號從日出單200美元,運營到日出單5000美元。而老板的親友們所持有的賬號一直沒有太大起色,最高的賬號也只是維持日出單800美元,運氣好的時候也只有1000美元。
因為做的是同一款產品,部分同事的產品價格有時候會刻意比高歡的略低一些,但一直以來高歡都不太在意。
不過,從2020年12月開始,事情出現了轉變。
高歡自己開會開發產品,有不錯的選品經驗。而自從高歡做自己新開發的產品之后,就發現,只要自己上新產品,ASIN上到40個review左右,就有同事跟著做這款產品。自己若不上新,他們也不上新。更過分的是,同事跟著做同一款產品也就算了,價格還比高歡的低至少10美元,標題、五點描述照抄高歡的。
忍無可忍,高歡讓同事們自己去開發新市場,不要盯著他,但每次都是當面應承,背后堅決不改,依舊只盯著高歡的產品做。
幾次下來,高歡好不容易開發的幾個新品爆款,價格都被壓低了10-20美元,利潤岌岌可危。
高歡屢次找老板商談相關問題,卻沒有得到正面反饋和有效解決。由于高歡是憑利潤拿提成,價格和利潤被壓低之后,高歡的提成就少了。
高歡對這群同事無可奈何,已經產生了離職的想法。
高歡的遭遇不是個例,深圳亞馬遜運營人員李欣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
2017年,李欣在一家跨境電商企業工作,負責亞馬遜店鋪運營。同時還有六七個同事也各自負責一個店鋪。
不過李欣沒想到的是,同一個公司六七個店鋪,做的產品竟然完全一樣,只要李欣開發新產品,沒多久其他六七個同事就會跟著上相同的產品,listing、圖片都照抄。
本來類目競爭就不小,有其他賣家參與,這下子有多了六七個同事競爭,整個類目的廣告競價一路飆升,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競價從3美元一路漲到10美元,成本急劇升高。
李欣離職后,才偶然得知,原來跟自己做相同產品的幾個同事,都是通過各種關系進公司的,有兩個是老板親戚,三個是老板朋友家里安排進公司“學習”的,還有幾個是各種利益相關方的人員。
“這樣的內部競爭,其實是不利于公司健康發展的。”李欣道。
一來,公司這樣的內部競爭,會嚴重破壞整個類目的生態鏈,最終影響公司的利潤;
二來,員工辛辛苦苦打造的產品,被他人跟賣還能有打擊手段,但是被自己的同事惡性競爭,很影響工作積極性。
“這種公司,還是早點離開的好,沒有前途。”李欣回顧往事,仍然忍不住悻悻道。
(以上兩個故事來源: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30728)
類似高歡和李欣的遭遇,在跨境電商行業并不鮮見。
某跨境電商企業的股東,堂而皇之地利用職權之便,讓其夫人進入公司,成為亞馬遜運營人員之一。該股東夫人在亞馬遜運營上沒有自己的成熟打法,反而在如何剝奪員工果實上,做得得心應手。
該股東夫人專門盯著同事的listing,只要誰的listing出單了,她就跟賣誰的產品。而其他運營人員對此卻無可奈何,該股東夫人的身份擺在這里,想要通過向上反饋解決問題不僅不可行,還可能遭到公司股東的報復。
公司每季度發績效,該股東夫人總是名列前茅,許多運營人員的績效都被其“搶奪”走了。
眼下,該公司的其他運營大多數無心工作,在尋找下家,公司原本不少做得還不錯的listing,也處于半荒廢狀態。
而另一個跨境電商企業,也出現了類似的事情,跟賣者是老板的小舅子。只要有員工反饋自己listing被這位“小舅子”跟賣,得到的不是老板的寬慰,而是一通臭罵。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亞馬遜運營人員對“關系戶”深惡痛絕之余,也提高了警覺性。
某位亞馬遜運營人員坦率表示,“公司相同崗位中是否有老板親戚擔任?”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其面試的必問選項。只要是有老板親戚靠裙帶關系入職的公司,該運營人員一般會拒絕入職,除非底薪和提成能夠比同行高出許多。
“許多企業主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正在快速‘殺死’他親手建立起來的企業。”深圳亞馬遜賣家楊元和,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com》介紹了這種做法的弊端。
首先,這樣的做法,毫無疑問影響最直接的是公司的利益。
從老板的本意來說,可能想借助“外人”的力量,來將一個或多個產品的利潤,把持在“自己人”手上,一方面可以讓產品的“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自己人”的能力。
但實際上,內部的惡性競爭,其實在進一步助長整個類目的惡性競爭,最終會導致產品的生命周期和利潤值大大下降,不利于公司沉淀打造出可長期發展的復利型產品,而且會形成惡性的內部生態,將企業引導向畸形的發展方向。
其次,人才的流失,會大大加速。
這樣的做法,最受打擊的,是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員工愿意開發新品,企業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給予鼓勵。但是企業不但沒有鼓勵,反而讓“關系戶”抄襲員工的listing,甚至跟賣,勢必大大打擊員工開發新品的積極性。
即便員工有能力開發新品,也會將這部分能力用在自己的私人店鋪上。同時,員工離職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企業提供了一個不良工作環境和氛圍,想留住人才難度加大了。
更有甚者,企業在人才圈會徹底失去好名聲。跨境電商的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事情一旦外泄,企業想要再招到優秀人才,恐怕難上加難。
第三,加劇行業競爭。
亞馬遜跟國內的淘寶有所不同,重listing輕店鋪。故而,同一產品每增加一個listing,必然會增加該產品的競爭度。
從企業角度來看,或許多幾個listing可以多占幾個“坑位”,但姑且不論多出來的幾個listing能排到多靠前的排名,只要多一個listing出來,那么相應的對該產品的流量就有一定的分割作用。
為了獲得更高的流量,同行之間勢必要加大廣告力度,降低產品價格。在產品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無法短時間內降低的情況下,整個產品的利潤就會被壓低。
原本在亞馬遜,乃至整個跨境電商賽道上,中國賣家要面臨的競爭對手中,本來就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骨肉同胞,已經存在嚴重內耗。如今內耗之中還有內耗,對企業來說,無異于飲鴆止渴,稍不留心,就會加速企業的消亡。
對此,楊元和希望借《藍海億觀網egainnews.com》作為平臺,奉勸各位跨境電商企業主,謹慎對待“任人唯親”這種事。
倒不是說不能任用親戚,但要做到公正客觀,別讓眼前小利破壞了企業發展的根基。
從電商行業來看,中國電商的發展和相關配套成熟度領先世界至少五年的時間。即便強如亞馬遜,也無法撬動中國市場。
相反,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卻在世界各個角落“大殺四方”,而其中更多的競爭者,很可能就是中國同胞自己。
根據Marketplace Pulse的分析,2021年1月份,在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德國站和日本站中,75%的新賣家都來自中國。2021年迄今為止共有4萬多亞馬遜賣家,入駐這些亞馬遜站點。75%是這四個站點的平均值。
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以及亞馬遜的其他國際平臺,也都呈現出類似的增長趨勢。
僅僅2021年1月份的數據似乎不能說明什么,我們來看看剛剛過去的2020年的具體數據。
根據亞馬遜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賣家在各個站點都有不小的占比。
美國站點的本土賣家占比52%,中國賣家占比42%;
英國站點本土賣家占比53%,中國賣家占比33%;
德國站點本土賣家占比54%,中國賣家占比32%;
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加拿大等站點,中國賣家占比反超本土賣家,位列第一。其中,西班牙和加拿大站點中國賣家的占比甚至超過50%,分別是55%和56%。
可以說,中國賣家已經在全方位“攻陷”亞馬遜各站點。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數據中的“中國賣家”肯定是切切實實的中國賣家,而“本土賣家”卻未必全是本土賣家,有部分可能還是中國賣家在本土開公司注冊的賬號。
賣家集中在中國,尚且還有轉圜余地,畢竟全球市場廣闊,未必會造成太過“擁堵”的局面。但是下面一份數據就讓人不得不倒吸冷氣了。
根據亞馬遜這份數據表明,2020年亞馬遜11月的總瀏覽量當中,美國站的瀏覽量一騎絕塵,超過29億次瀏覽。
排名第二的日本站和第三的德國站,總量看看突破6億次。
第四的英國站還不足6億次,第五的印度站才勘破3億次。
瀏覽量的高度集中,注定了消費者和賣家的高度集中。兩相疊加之下,亞馬遜美國站成為了中國賣家集體廝殺最嚴重的的站點之一。
2020年亞馬遜美國站新增賣家中,中國賣家的新增數量加劇了這一情況。
根據該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亞馬遜美國站新增的中國賣家占比,連續10個月達到50%以上,對比往年有明顯高的漲幅。
種種數據表明,在亞馬遜美國站上,中國賣家達到了一定的數量,做同一產品的諸多賣家中,許多就來自于中國同胞。
背靠發達的制造業,對中國賣家來說有利有弊,好處是平價的產品貨源能夠讓中國賣家同行全世界,而弊端就是,同一個產品的賣家幾乎都在同一個地區,或者集中幾個地區的工廠拿貨,甚至1688等平臺上拿貨,中國賣家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也就越發激烈。
從各種情況來看,中國賣家在跨境電商市場上最大的勁敵,不是本土賣家,不是東南亞等新興制造業競爭者,而是同為中國賣家的同胞們。(跨境電商藍海億觀網)文末掃碼入跨境電商精英賣家交流群,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Coupang、Wayfair 、沃爾瑪、MercadoLibre等平臺入駐,品牌文案策劃及全網推廣、電商培訓和孵化等服務,請聯系我們。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1-11-19
藍海億觀網2019-12-10
藍海億觀網2021-07-27
藍海億觀網2021-03-04
藍海億觀網2023-02-09
藍海億觀網2020-01-14
藍海億觀網2020-06-19
藍海億觀網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