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1年02月02日 236
“今日凌晨,亞馬遜重磅發聲,推出 “支付服務商計劃”(PSP)。依照該計劃,賣家收款,必須選用“已參加計劃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否則無法提取店”
今日凌晨,亞馬遜重磅發聲,推出 “支付服務商計劃”(PSP)。
依照該計劃,賣家收款,必須選用“已參加計劃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否則無法提取店鋪余額。
目前,除了亞馬遜自己的“全球收款” ,“已參加計劃的支付商”只有四家,即萬里匯、Payoneer 、Pingpong、連連跨境支付。
什么意思呢?
就是亞馬遜攢了個局,拉了行業內“已成氣候”的四家支付公司一起,為全球幾百萬賣家提供支付服務。
這意味著, 這四家友商與亞馬遜全球收款,已成為了“欽定支付服務商”。
截止5月31日,如果賣家還在使用“非欽定”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來收款,那么,亞馬遜將調整店鋪賬期,最長可能到訂單最遲送達日后的21天。
從7月15日開始,如果賣家還是不管不顧,堅持使用“非欽定”支付工具,那么,亞馬遜將會正式停止付款了。
也就是說,這些賣家賣了商品,也拿不到錢了。
這樣一來,除了“計劃內支付服務商”,賣家根本別無選擇。這對于大大小小的支付服務商來說,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
得到亞馬遜的欽點,被列入名單之內的支付公司,定然是內心狂喜。
畢竟,亞馬遜執全球電商之牛耳,僅僅第三方賣家商品銷售額達2950億美元(2020年第三方數據)。如果這些錢都通過5家支付公司來收款,這是多大的盤子,得賺多少錢?
相比之下,未在名單內的支付公司,則“慌作一團”,趕緊出來安撫廣大用戶,生怕被迅速拋棄。
比如空中云匯(Airwallex),今天一大早就發了聲明,內容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大意是“空中云匯已加入亞馬遜支付服務商計劃,也是“欽定”的支付商。”
該通告閱讀量達4614,點贊56,在看34 。數據明顯比起平時發布的內容要好很多。
平時發布的內容,基本是幾百上千的閱讀量,人氣冷清,而這短短兩句話通告,閱讀量卻這么高,點贊數也很不錯。
似有“刻意公關”的痕跡,多少反映出該計劃對其產生的影響。
當然,空中云匯作為跨境電商支付新銳,忠實用戶也不少,不排除許多用戶在關鍵時刻挺身支持。
實際上,確實如空中云匯公告透露出的信息一樣,被納入亞馬遜“欽定名單”的支付服務商,還有很多。
萬里匯、Payoneer 、Pingpong、連連跨境支付只是最早的一批,也是最幸運的一批。
不管如何,“第一批被納入計劃”,這足夠成為說服賣家使用的理由之一了。
而其他支付商則只能翹首以盼,希望亞馬遜這個霸主趕緊將其名字列上去。
萬唯支付的王威軍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萬唯支付已經被亞馬遜批準,納入“支付服務商計劃”中,也將很快出現在后續公布的名單中。
據其透露,萬唯支付已實現了迅速發展,并在近期獲得了幾千萬級的一筆融資,將有更大的能力來服務廣大賣家。
亞馬遜推出“支付服務商計劃”,意欲何為?
一位支付行業的資深觀察人士分析,一是為了規范其平臺生態下的支付服務,“打造安全、值得全球消費者和賣家信賴的商城。”
此外,亞馬遜還有很大的“私心”,即為了重點扶持其支付業務“亞馬遜全球收款”。
實際上,“亞馬遜全球收款”已經推出了一陣時間了,但一直不溫不火,雖然它也是亞馬遜的“親生兒子”,但在廣大賣家尤其中國賣家群體中,“存在感嚴重不足”,因為在中國國內搞市場營銷,亞馬遜全球收款確實不如連連支付、PingPong等。
畢竟,中國人更懂中國人 。
“不排除亞馬遜通過推出支付服務商計劃,來制造一些轟動,引起廣大賣家對其支付業務的注意”,深圳一位跨境電商觀察人士透露。
實際上,確實如其所料,這一計劃發布之后,在中國跨境電商圈引起震動,大量的行業媒體、自媒體爭相報道,讓許多賣家知曉了“原來亞馬遜也有官方的收款服務”。
“平臺官方”這一光環,也確實給亞馬遜全球收款帶來了流量,至于賣家最終是否會選擇它,則取決于其在中國本地化程度以及對賣家的服務水平。
短暫的“營銷動作”,不會從根本上動搖跨境電商支付的盤子。
不過,對于一些“不合規的,公司沒有體系,借用別人通道”的中小型支付公司,這一計劃有著致命的影響。
“要加入亞馬遜服務商計劃中,門檻還是比較高的。調查問卷的問題,就有500多個要完成 ”王威軍透露。
在合規、反洗錢、牌照、技術等方面,也都有許多明確的要求。這樣一來,許多支付服務商將被亞馬遜排除在外。
如果一個支付服務商不被全球電商的老大亞馬遜認可,那么,帶來的將是一系列的打擊,其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而那些得到認可的服務商,將會強者愈強,份額越來越大。
畢竟,每一個賣家都不希望自己的錢交到沒有“官方背書”的服務商手上。
馬太效應,發生在任何一個地方,跨境電商行業也不例外。
跨境電商支付或外匯支付市場,亂象不止,避稅、違規結匯、卷款潛逃、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屢屢發生,確實需要更加嚴格的規范。
一跨境支付公司前員工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反饋,業內一家頗有名氣的支付公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依靠違法業務獲得主要營收。
據其反饋,從2013年到2017年之間,這家支付機構一直從事將資金出逃到香港的業務。隨著國家對外匯管控的收緊,從2017年開始,這家風頭十足的支付機構開始走向沒落。
如今,雖然該機構還維持著POS板塊和跨境電商支付板塊,但是已經不復當年的輝煌了。
與此同時,該機構還發生過員工挪用跨境電商賣家巨款的惡性事件。
據其透露,該機構網關事業部經理黃某在職期間,挪用了跨境電商賣家的資金達800-900萬元,準備用以購買在珠海大學城附近的別墅。
事發之后,黃某償還了部分資金,但仍有一個巨大的窟窿難以彌補,最終黃某被判重刑。
有賣家透露,2019年10月,深圳*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其匯款一年未結,客服聯系不上,辦公室人去樓空。在此之前的2019年7月,已經有上百位賣家上門討債未果。
該賣家透露,深圳*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疑似卷款潛逃。
2019年,兩家杭州的跨境電商支付公司玩了一出“偷梁換柱”的操作,即通過“支付業務”積累跨境電商用戶,收集賣家數據,隨后轉做其他相關業務。
其中一家公司在積累大量的亞馬遜賣家用戶之后,但出現了巨額虧損,隨后轉做跨境電商服務系統,如選品軟件、ERP軟件等,通過這種方式“再割一波韭菜”,來填補做跨境支付服務的虧損。
另一家公司也在積累了大量的賣家數據之后,開始做一站式跨境電商服務平臺,企圖炒一波“跨境生態圈”概念,吸引一波融資。
2019年底,某業內知名支付企業涉嫌卷入一起詐騙案,被香港警方凍結1820萬美元資金。
據悉,該跨境支付公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受害人被騙去的1820萬美元匯入兩家詐騙公司(該支付公司客戶)的賬戶上。此后,這兩家詐騙公司又指示該支付公司,將款項轉匯到第三方個人賬戶和公司賬戶上,以此實現混淆視聽的目的。
盡管該跨境支付公司堅持認定自己是作為不知情的受害者一方,但香港警方仍然拒絕解凍其1800萬美元的資金。
據悉,這筆被凍結的資金已經影響到該支付公司的D輪融資,而該公司的D輪融資本來將要用以運作其在中國的支付牌照。(信息源:中國經營報)
有鑒于行業亂象叢生,跨境支付服務行業的規范迫在眉睫。
一家支付企業負責人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透露,此番亞馬遜規范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使用,不僅僅只是亞馬遜的要求,也是政府的要求。
該受訪者透露,跨境電商第三方支付服務,一直以來都是政策規范的重點對象。規范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為的就是還原真實的交易數據,防范其他風險,比如賣家的資金安全風險、違法風險等等。
“深圳有不少小支付公司,其實存在著不小的風險,也是此次政策變動受到影響最大的一批人。”
這些小支付公司往往沒有自己的支付通道,借用他人的通道之后,掛個名就敢招攬生意。一些沒經驗的新手賣家資金匯入之后,就受制于人。一旦發生風險,這些無牌照、無品牌的支付小機構就會攜款外逃,賣家損失慘重。
2018年4月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對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進行了違規處罰,該公司涉及違規行為包括: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的, 逃匯行為, 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
2017年,發生了IGOFX外匯交易平臺中國區總代理卷款跑路,云南萬世吉、浙江衢州ACN被舉報偵辦等事件,跨境支付平臺暴雷事件頻頻發生。(信息源:公安部通報)
這類事件嚴重影響到賣家乃至國家的資金安全問題,因此政府從政策角度考慮,要求第三方平臺規范跨境電商支付服務,也在情理之中。
今日消息發出后,確實有部分賣家產生了恐慌情緒,甚至擔憂更換支付方式,將觸發賬號二審或KYC。
對此,廈門3C賣家李先生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反饋,確實有這個風險。更換支付方式,觸發二審是有一定概率的,無法避免。
但目前還有不少支付服務商正在積極加入亞馬遜該計劃,而亞馬遜給予這些服務商兩個期限,一個是5月31日,會影響收款,但不會停止付款。
另一個是7月15日,到這個時間點還未加入的才會停止付款。
這其實是給服務商一個規范和申請的時間。在此期間,如果賣家更換了支付方式,可能引發二審,但原先合作的支付服務商成功申請加入了計劃,那么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因此,賣家可以先觀望一陣子,至少過完年之后再看看,不要著急更換支付方式。同時,賣家可以利用這個空檔期,提前準備好二審材料,即便到時候需要更換,并且觸發了二審,也能胸有成竹地應對。
同時,如果賣家真的著急更換,不妨考慮,在更換支付方式之前,先給亞馬遜及相關客服報備通知,告知近期因政策原因,近期將會把支付方式更換成計劃中的服務商。
此后,亞馬遜官方會在1-2個工作日內進行回復,賣家可以截圖留證,以備被誤觸發審核之后,可以作為證據提交。
這樣做的好處是:
首先,告知亞馬遜和客服,減少觸發二審、KYC審核的概率;
其次,避免亞馬遜判定賣家賬號被盜用。
事實上,此前eBay也發生過嚴格規范賣家使用付款方式的事件。不過相較于亞馬遜而言,eBay審核更加嚴格,第一批釋放出來的支付服務商只有Payoneer。
其實,政府要求平臺方規范跨境電商支付服務,只是亞馬遜此番爽快發布新政策的主導原因之一。從亞馬遜的本意來說,或許也有借助政策機會,發展其全球收款業務的野心。
●超過200萬億美元的跨境支付市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場交易總金額,高達125萬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該市場將達到218萬億美元。
與之相對的是,2018年,全球電商行業的電子錢包支付占比達到了36%,預計到2022年,該比例將達到47%,將近半數。(Worldpay《2018年全球支付報告》)
如此龐大的支付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龍頭,亞馬遜自然想要分一杯羹。但是事實上,亞馬遜在支付方面的步伐已經落后于部分同行。
●電商排名第一,支付排名第六
不得不說,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領先世界至少五年。
根據2017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移動支付平臺用戶數最多的,是微信,擁有6億用戶。而排名第二的是支付寶。(市場調研公司Merchant Machine《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平臺報告》)
該數據近年來應該有所變化,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支付寶實名用戶超過12億,位列第一,微信支付以11.51億的用戶量位居第二。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的支付業務Amazon Pay在2017年的時候,排名僅僅位列第六位,用戶數僅3300萬,著實有些不太符合其“身份”。
●亞馬遜支付發展史
亞馬遜支付Amazon Pay最早于2007年就推出,利用其龐大的消費者基礎,亞馬遜支付業務與線上購物業務相得益彰,增加了用戶對亞馬遜的粘性。
2013年,亞馬遜收購了GoPago,并將其技術和團隊用以優化亞馬遜的支付技術,讓消費者能夠擁有更好的支付體驗。
到2017年2月,亞馬遜官方公布的支付業務用戶認識達到3300萬人,已經是在2016年的基礎上翻番的結果了,但仍然落后于支付寶和微信。
截至2019年1月,Amazon Pay已經在歐美、日本、印度等18個站點開放,使用者更是來自世界的179個國家,其中超過50%的使用者為Prime 會員。
●來自全球的競爭者
如果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背靠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基數,而且2004年就誕生的支付寶,堪稱移動支付界的鼻祖,亞馬遜支付業務輸得不冤枉,那么后起之秀的挑戰一直在瓜分這亞馬遜在支付方面的蛋糕。
比如PayPal,PayPal截至2019年已經擁有2.77億用戶,并且以迅猛的增長勢頭瓜分全球移動支付市場。
另外,世界各國也在努力發展自己的支付體系。
而中國方面,除了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外,各種支付平臺也在紛紛崛起。據傳,華為也已經開始在布局支付部門,一旦成功推廣,很可能成為比肩Apple Pay的存在。
如此情況下,亞馬遜想要壯大自己的支付系統,必然要有一些手段。此番的政策,或許是其中的一步棋,借用中國賣家龐大的數量,擴大其影響力。
據悉,2018年,亞馬遜也學著支付寶的步伐,開始涉及用戶金融,給用戶提供顧問產品和低價基金服務。看來老前輩走過的路,亞馬遜十分希望能夠復刻。
但事實究竟怎樣?我們拭目以待。(跨境電商藍海億觀網)Coupang、Wayfair 、沃爾瑪、MercadoLibre等平臺入駐,品牌文案策劃及全網推廣、電商培訓和孵化等服務,請聯系我們。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1-03-18
藍海億觀網2020-10-13
藍海億觀網2023-04-04
藍海億觀網2021-10-06
藍海億觀網2019-12-24
藍海億觀網2021-12-06
藍海億觀網2021-11-23
藍海億觀網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