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5年01月23日 0
“TikTok在1月19日關閉了美國業務,但在短短12個小時之后,又重新上線。”
TikTok此次“重生”,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特朗普顯然不是那個能夠“挽狂瀾于既倒”的白衣騎士,TikTok在美國的命運,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面對一系列的不確定性,許多做TikTok美區業務的跨境電商賣家犯難了,有些賣家年前就備了幾百萬元的貨,有些賣家則不知道是否該繼續增加投入。
不過,TikTok電商團隊還在各地舉辦宣講會,繼續招商,大部分賣家還是持著相對樂觀態度,繼續維持正常的運營。深圳一位賣家向「藍海億觀」表示,TikTok美區業務雖然面臨一系列的不確定性,但未來應該不會“毫無交代地戛然而止”。
在App和網站恢復之際,TikTok發表了一個聲明,特別感謝了特朗普。
特朗普對于TikTok恢復上線,確實起了很大作用。
特朗普于1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將于20日發布一項行政令,推遲TikTok“不賣就禁用”的法律生效時間,在新的截止時間之前任何幫助維持TikTok運轉的公司,將不承擔法律責任。
這一條“不處罰TikTok服務商”的行政令,才讓給TikTok提供服務的服務商(如谷歌、甲骨文、蘋果等)有了新的勇氣,繼續為TikTok的重新上線提供“數據儲存、App下載”等服務。
這是因為,“TikTok‘非賣即禁’”是一項法律,且在TikTok上訴后,該法律于1月17日被美國最高法院以9:0裁定為“不違憲”。
一個不違憲的法律,是板上釘釘的,也是必須被貫徹執行的,如果甲骨文、谷歌等服務商繼續為TikTok服務,那么將承擔5000美元一個用戶的罰款。TikTok在美國有1.7億用戶。這意味著,違法的罰款是8500億美金。
這意味著,TikTok停止服務,不是像很多人猜測的那樣“自己要硬剛”,因為TikTok即便自己要硬剛,給TikTok提供服務的甲骨文、谷歌、蘋果也不會陪它硬剛。
如今,特朗普簽署行政令,“TikTok‘非賣即禁’”法律生效時間延長75天,意味著在這一寬限期內,TikTok服務商不會被處罰,至少還有75天的服務費可以先賺著,于是服務商們又“允許”TikTok重新上線了。
在這個事件中,特朗普猶如天降神兵一般的存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特朗普并不是那個能夠完全挽救TikTok命運的那個白衣騎士。
特朗普爭取75天延期,還是想讓TikTok賣給美國公司,至少是希望TikTok和未來新的美國買家之間以50:50的股權比例成立合資公司。
75天一到,如果沒有妥善解決“賣”的這一問題,法律隨之生效,TikTok依然面臨險境。
依照目前的情況,TikTok可能面臨三種結局:第一種結局,是美國國會推翻現有的“非賣即禁”的法律。這一種可能性幾乎沒有可能,因為當年國會高票通過了這一法律,彼時,曾在許多議題上爭論不休的共和黨議員和民主黨議員在這一問題上出奇地意見一致。 推翻這一法律,無異于用自己的手打自己一耳光。因此,TikTok幾乎不會再寄望于國會推翻這一法律;
第二種結局完全退出美國市場。這個結局,無論是對于任何一方來說,都是不想看到的,因為這是一個“多輸的局面”:首先TikTok在美國1.7億用戶,已經打造了一個“內容+電商”的生態閉環,在生態體系、廣告收入(2024年美國收入約為101億美元)、交易傭金方面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價值,如果直接退出美國,顯然對于TikTok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其次對于美國來說,也是一個大損失。第一是經濟損失,目前約有700萬美國賣家在 TikTok謀生活,一旦完全關閉,美國中小企業在一個月內會損失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同時美國政府稅收一年則會少53億美元(數據由第三方機構與TikTok共同發布)。
第二,禁令本身在美國內部存在巨大爭議,TikTok完全退出,或將在美國社會引發進一步的撕裂。除了廣大TikTok用戶和賣家之外,不少美國機構和知名人士表示反對該法案,例如,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反對TikTok剝離法案,稱它“將侵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數以億計每天使用這款App的人,進行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權利”。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表示,這一法案“過于激進”,并有悖于言論和表達自由。他認為,在數據安全問題上,應當通過技術手段和監管手段來解決,而不是采取政治手段。
第三種結局,出售或者半出售:完全出售,但面臨著一個大障礙,即我國于2020年更新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包括“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核心算法技術)、“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等被禁止出口。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母公司字節跳動如果要出售TikTok,尤其是核心算法技術,需要得到我國政府的批準,否則不能賣給美國公司。
那么,剝離TikTok的算法出售,是否有可能呢?美國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曾估算,借助核心算法于,TikTok的價值遠遠超過1000億美元”,在“最佳情況下”可能高達2000億美元”, 如果沒有算法,TikTok的價值只有400億至500億美元。沒有核心算法,猶如被拔了牙齒的老虎,愿意收購TikTok的美國公司會少很多。
這意味著,“半出售”可能是一條更為現實的道路。
目前,一批賣家在TikTok美國市場跑馬圈地,打下了第一波根基,包括許昌假發龍頭企業瑞貝卡、百年供應鏈企業利豐集團等,都通過TikTok實現了良性的業務循環。
TikTok的流量,有時會形成大水漫灌的形態,讓許多賣家在爆單的同時,不得不備下很多庫存。有些賣家一天賣出一萬件,倉庫里的庫存超過十幾萬。
面對TikTok在美國的不確定性,賣家大致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樂觀派,一派是觀望派。
樂觀派認為,TikTok在美國體量足夠大了,美國當局在“關”與“不關”之間的扭扭捏捏,意味著,美國內部歧很大,有著很復雜的利益權衡和派系博弈,因此,TikTok在美國的結局不至于像眾人推墻一樣轟然倒塌。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抱著長期主義的態度,繼續運營。
觀望派則認為,現在可以在TikTok上持續出單,生意還是要做的額,但要邊看邊賣,不要滿倉干,而是要半倉干,甚至要有規劃地縮減庫存,控制風險,以備TikTok突然遭遇不測的風險。
目前,在TikTok內部員工的心態普遍也算平穩。TikTok仍在讓員工正常開展一些常規的工作,公司運轉并沒有受到禁令的影響。
此外,一些賣家發現,TikTok雖然面向用戶發布了停服通知,但創作者的視頻依然可以上傳,雖然暫時無法對外發布,自動保存為草稿;另一方面,TikTok Shop商家端的各種活動還在繼續,平臺并沒有像在用戶側一樣,用彈窗的形式,提醒賣家某個產品已停止運營。
一切情況,猶如窗外刮風下雨,屋內的爐子燒著火,鍋蓋上冒著蒸汽,生活還在繼續。(藍海億觀)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1-11-09
藍海億觀網2021-10-13
藍海億觀網2020-03-24
藍海億觀網2021-10-27
藍海億觀網2021-04-25
藍海億觀網2021-03-24
藍海億觀網2020-08-05
藍海億觀網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