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一级毛片免费视,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片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片,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被召回3萬個藍牙耳機,億級大店消失后,刀刀見血的亞馬遜耳機類目還能做嗎

藍海億觀網2022年01月10日 129

大賣家離開后,誰填補了空白?

耳機是跨境電商的一個神奇類目,產生了許多爆款,富了一群人,又讓許多人跌入深淵,傷痕累累。
近期,耳機又出事了。
得偉(DeWalt)3萬多個藍牙耳機被緊急召回這些耳機是在Home Depot、Lowe's等零售平臺銷售的,且都是中國制造商生產的。
美國食品安全委員會(CPSC)聲稱,這批耳機存在灼傷用戶、引發火災等安全隱患。
CPSC已經收到了61起報告,稱使用該批耳機有過熱現象,其中包含了5起火災報告和4起輕燒傷報告。

  
針對起火,過熱等問題,國內一位業內人士稱,這很可能只是個別現象。
藍牙耳機通常都會內置小型鋰電池,使用時間過長,會有發熱現象。但正常情況下,這個規格的鋰電池載電量不會導致太高溫度,也基本不會發生爆炸現象。
起火、灼傷等安全問題,可能另有其他原因,比如剛好有易燃物在附近,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目前國內的藍牙耳機專門工廠,都有嚴格的規格和生產監測,合格了才能上架出售,”他表示。
然而,本事件又是一起“中國藍牙耳機負面事件” ,“中國制造”再度以不太體面的形式,被福克斯等外國媒體報道。
不管如何,耳機依然是一個遍地黃金,而又爭得頭破血流的類目。在眾多一線大賣家被封店后,一些敏捷的賣家迅速挺進,填補了空白的市場。
 帕拓遜、澤寶等大賣家耳機店被封后,給誰留下了機會?
耳機產品,是許多深圳跨境電商大賣家的發家產品。
目前大部分有涉足3C類產品的大賣家,幾乎都有做耳機類目,包括安克、傲基、澤寶、通拓、帕拓遜等等。
但是,隨著類目大盤的固化和定局,以及亞馬遜規則趨嚴,耳機已經成為了一個紅海類目。
賣家安林直言,中小賣家做耳機類目,無異于主動送上門割韭菜
“先被展會上的宣傳割一波,而后找工廠開私模被割一波,上架后被服務商割一波,控評被割一波,開品牌獨立站又被割一波,他說。
真正賣出去的產品不僅不夠回本,還要面臨諸多問題。
“耳機類目的安全問題、侵權問題層出不窮,產品成本又不低,根本不是中小賣家能夠承受得起的。”
安林此前連耳機的降噪原理、防水等級都不懂,去工廠看看樣品,覺得外觀可以,也不懂音質如何,直接要下單500副。
工廠主忽悠他,說前一個老板一口氣定了5000副,定500副排期只能往后排。要不先定2000個,立馬先給他生產
安林一咬牙,直接拍了2000個。結果產品上架后,送測100多個,銷量剛起來,就被投訴質量有問題,直接被下架。
“當時為了確保產品外觀和質量,拿貨都是80元起步。這一波直接虧了16萬,如果算上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等等,虧損最少30萬。
安林的情況不是個例。賣家黃鑫的上家公司也是賣藍牙耳機。產品上架后銷量不佳,轉換市場到東南亞清貨,結果“賤賣”都沒人要。
“耳機這種東西,很難定價。價格高了,人家更愿意買品牌產品;價格低了,消費者又會擔心質量問題。真的很難做。
耳機除了產品本身容易出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它的類目屬性。
它屬于典型的精品爆款型產品,很熱門,市場足夠大,單量足夠多,但競爭又超乎尋常的激烈。
敢于做這類產品的,不是資金密集型的,就是經驗及資源密集型的賣家,一旦決定做了,就會集中所有的力量和資源,構建供應鏈關系和打造店鋪。
一上來高開高打,調動海陸空資源,搞閃電戰和立體戰,一旦做起來,就出單量非常大,幾乎是可以“四兩撥千斤”,而如果做不起來,則是丟盔棄甲,損傷慘重。
正是這種猛烈、殘酷的集團軍作戰模式,往往會容易踩到亞馬遜的紅線。
 黃鑫說:“總體而言,想要做耳機,不刷單是幾乎很難做起來的。許多大賣家都因此被秋后算賬了,何況中小賣家?當然,你可以跟我提安克(Anker)的例子,但是有幾個安克呢?
20214月30日,曾為“亞馬遜三杰”之一的帕拓遜大店被封號,開啟了2021年亞馬遜對大賣家品牌的“屠殺”。
媒體報道稱,帕拓遜因違規刷好評,導致主品牌Mpow被注銷,賬號被封,資金遭到凍結。
Mpow主營藍牙音頻類、充電類產品,藍牙耳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被封號之前,帕拓遜是跨境電商藍牙耳機領域的超級大賣家,曾在亞馬遜上打造過606Best Seller產品。
在音頻產品方面,Mpow表現優異,是不折不扣的“亞馬遜品牌”,其優異的產品質量和驚艷的外觀,廣受國外消費者喜愛。

許多買家在購買藍牙耳機的時候,直接在亞馬遜上搜索“大關鍵詞+Mpow”,作為一個亞馬遜品牌,Mpow是十分成功的。
但是,即便是Mpow,也需要獲取好評,也逃不過亞馬遜的“制裁大棒”。
據跨境通財報顯示,帕拓遜2020年營收49.4億元 Mpow是Top品牌。業內人士預估,該品牌在亞馬遜上的年營收超過20億。
然而,就這樣的20億大店(品牌),一朝之間被亞馬遜封掉了,品牌資產幾乎歸零。關于亞馬遜是否能做出真正的品牌,請參看《寄生蟲與宿主,及中國亞馬遜賣家的“品牌軟骨癥” 》
緊隨帕拓遜之后,多家跨境大賣家也遭遇了品牌被注銷,店鋪被封號的情況,包括澤寶的RAVpower、洪堡科技等品牌,都有出售藍牙耳機。
據一位賣家觀察,帕拓遜、洪堡科技等耳機大賣被封號后,空出來的市場幾乎被TOZO壟斷了。藍牙耳機類目,對中小賣家來說并不是特別友好。
TOZO其中一款藍牙耳機,上線不到兩年時間,積累了超過12萬個reviews,總ratings達到了26.7萬個。

其價格目前僅售24.99美元,比小米的藍牙耳機價格更便宜。
目前在亞馬遜美國站上,藍牙耳機類目銷售額前100名的產品中,品牌集中度排名前三的,分別是Beast、TOZO、JBL,足見目前TOZO耳機在亞馬遜上受歡迎程度。
許多中小賣家期望中,大賣倒下后空出來的市場或許會留點湯水給中小賣家。但目前來看,這塊市場一下子被TOZO這樣的有實力的大賣家填補并占據了。
可以說,眼下亞馬遜美國站的藍牙耳機,在大賣家和大廠的聯合圍剿下,剩下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比如,此前專注手機產品的一加,已經成為亞馬遜上的藍牙耳機大賣。

賣家精靈Seller Sprite數據顯示,亞馬遜上排名前100的藍牙耳機產品,集中在了61個品牌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Beats、TOZO、JBL。

(圖源:賣家精靈Seller Sprite)
看似品牌集中度還不算太高,但賣家集中度卻出奇的高。
賣家精靈Seller Sprite數據顯示,排名第一的賣家是亞馬遜自營,在前100名的產品中,亞馬遜自營占銷量比的37.18%,銷售額占比更是高達59.41%

(圖源:賣家精靈Seller Sprite)
基本可以確定,排名靠前的幾個大品牌產品,很大一部分成為了亞馬遜自營的供應商,成為了VC賣家。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耳機類目,完全杜絕了中小賣家進入的機會。一些規模較小的賣家,通過“繞開正面大戰場”或“拼刺刀”依然在耳機市場啃到了自己的一塊蛋糕。
賣家陳欣怡就避開了正面市場,不與大賣家硬碰硬,而從中低端市場獲得了不少份額。
“我們的打法就是尋找大賣家不屑于做的市場,他們漏的湯水也夠我們喝飽了。”
陳欣怡的產品普遍走低價路線,他們的高端產品價格,比大品牌的耳機產品最低端的款式價格都要低。
“高端產品我們不去碰,性價比產品大品牌做不過我們,我們就是靠這樣的策略搶到了一塊蛋糕。”
另一位賣家李恒,則是靠著“拼刺刀”的做法,在一片血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李恒的耳機只在美國站上銷售。為了能夠快速起量,他準備了一大堆手機,和一大堆國外企業信用卡。這些工具,都是用來獲取評論的。
排名上升快,李恒的鏈接經常被同行惡搞。面對對方的惡搞,李恒也毫不示弱,用自己的資源反擊對方。產品鏈接死了,就繼續上;店鋪被封,就換個店鋪接著賣
為此,李恒也注冊了許多店鋪備用。
據李恒介紹,這些都是他多年沉淀下來的資源。就靠著硬碰硬,以及“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硬是群狼環伺的耳機市場站穩了腳跟。
“耳機這個類目,做起來才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在起來之后,怎么活下去,”李恒稱。
不過,李恒也提醒中小賣家,如果沒有資源沉淀,千萬不要輕易嘗試耳機類目。在這個類目中廝殺,拼的就是肉搏戰,刀刀見血。
 幾個坑:專利侵權111個店被告,被訴竊聽遭亞馬遜下架
耳機類目很多坑,包括專利侵權、認證費用、以及被訴竊聽遭亞馬遜下架等。
2021年7月29日,東莞某工廠型供應商投訴賣家專利侵權,涉及店鋪多達111個。涉訴產品,為3款藍牙耳機的美國外觀專利。其中一款耳機如下圖。

因此,侵權問題也是困擾耳機賣家的重要問題,一不小心,可能會讓多年心血付諸東流。
賣家何洛,則栽在了認證問題上。
“我在日本站出售藍牙耳機,結果被系統認定為隱性鋰離子產品,鏈接直接被封了。”
何洛介紹,他在廠家處拿到產品時,廠家只提供3C認證,他也未曾多想。等到產品上架之后,銷售沒多久就被亞馬遜封了鏈接,并要求他提供PSE和METI認證。
然而,何洛經朋友指正才知道,亞馬遜給他的回復是統一模板,因此需要做的認證還不夠準確。
因為他賣的是藍牙耳機產品,不是簡單的B類產品,只提供圓形PSE認證是不夠的,要提供的是TELEC無線產品認證。
據何洛的朋友介紹,TELEC認證申請需要一個月,METI認證需要一個禮拜時間。更關鍵的是,要申請這兩個認證,光是認證費就需要近萬元
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這些認證,需要提交產品的天線規格書、產品方框圖、電路圖原理圖、說明書、PCB板BOM、位號圖+走線圖、模塊規格書等多樣資料。
這些資料全部都需要英文版,又是一項耗時不少的工作。
得知這些情況,何洛當即決定放棄這些產品。“不說錢的問題,時間根本耗不起。還不如做其他產品。”
但是一回想起這批耳機花費了他數十萬成本,何洛又忍不住心痛。
賣家劉霖遇到的也是安全問題,但不是產品質量引發的安全問題,而是技術問題導致的信息安全問題。
劉霖某個藍牙耳機,收到了一個買家投訴,聲稱用了該耳機后,手機信息被人“監控”了。為此,亞馬遜迅速下架了劉霖的產品,并將已出售的產品貨款全部退回給了所有買家,提醒買家銷毀耳機。
劉霖很無奈,虧損只能自己承擔。
而劉霖面臨的這種情況,也很可能出現在其他藍牙耳機賣家身上。
據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對抗研究所所長閆懷志介紹,目前從技術原理上來看,藍牙耳機確實存在被監聽、定位跟蹤的可能性。
“藍牙耳機首次配對時,需要用戶使用PIN碼(個人識別碼)驗證。驗證時,藍牙耳機會使用自帶的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再傳輸給目標設備進行身份認證。而這一過程,很可能會被利用。攻擊者只要攔截藍牙通訊數據包,就可以偽裝成目標設備進行聯結。也有可能通過暴力攻擊的方式破解PIN碼,進而攻破藍牙耳機系統。”
閆懷杰建議,想要減少被攻擊的概率,只能盡量減少耳機跟手機的配對次數。
結語:對廣大中小賣家來說,耳機類目,尤其是藍牙耳機,更是不能輕易去“碰”的類目了。
但耳機市場是十分廣闊的,有極大的需求量。對于有資源、有能力的賣家來說,依然是一個大機會(文/藍海億觀網/億觀分析報道組)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分享至: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簡介:跨境電商門戶型新媒體及生態服務平臺,滾動報道跨境電商最新資訊,分享行業動態、運營技巧,構建跨境電商行業互聯網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