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0年07月07日 231
“近期,亞馬遜組建全新打假團隊的信息頗受關注。亞馬遜打假,并不是新鮮事。一直以來,亞馬遜依托其大數據,和專業團隊,不遺余力地打擊售假行為,但收”
近期,亞馬遜組建全新打假團隊的信息頗受關注。
亞馬遜打假,并不是新鮮事。一直以來,亞馬遜依托其大數據,和專業團隊,不遺余力地打擊售假行為,但收效依然有限。
因此,一些銷售仿品的賣家往往心存僥幸,以為只要人在國內,跨境銷售假貨仿品,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封號或部分錢拿不回。
然而,這次的打假團隊可能無法讓這些賣家心安了。他們不僅實力強大,甚至可能跨國追緝售假賣家。
界面新聞報道,就在上個月,亞馬遜向美國國家知識產權中心 、歐洲刑警組織和中國的相關執法部門分享了首批售假者數據,包括商家名稱、公司地址、公司產品及聯系方式等。
在亞馬遜提供的一批售假者名單中,一部分來自美國、中國、德國、西班牙、英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加拿大和阿聯酋等。
新打假團隊及其打假措施跟以往有何不同?
亞馬遜全球客戶信任與合作伙伴支持團隊副總裁Dharmesh Mehta的話,反映了其大致的運行機制。
Dharmesh Mehta表示,亞馬遜新的打假分析團隊將依托平臺數據,與支付服務商等第三方合作搜集信息,深度挖掘賣家售假信息,并和當地執法機構合作,進一步打擊售假行為。
在過去幾年,只有在證據充分的前提下,亞馬遜才會將不良商家的信息分享給(本地)執法機構,現在會擴大范圍,將在每一季度給執法機構提供售假者信息。
《藍海億觀網egainnews.com》綜合多方信息了解到,亞馬遜新的打假團隊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1. 挾其龐大的生態優勢,“說服”支付、物流等第三方服務商,向其分享涉嫌售假賣家的真實數據;
2. 只要出現售假線索,在證據沒有完全收集充分、甚至不足以立案的情況下,也會向賣家所在國家執法機構提供售假者信息,以敦促并協助其主動調查;
3.新的全球打假團隊的領導人Cristina Posa具有很強的跨國追責能力和經驗。Cristina Posa曾是美國司法部聯邦檢察官,專門負責紐約的網絡犯罪等案件,也曾擔任美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司法官,負責包括網絡犯罪、國家安全及有組織犯罪在內的各類跨國案件,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調查經驗。
作為領頭人的 Cristina Posa表示,亞馬遜將遵守各國法律法規,“如果是刑事案件,我們會和當地的執法部門協同合作;如果是民事案件,我們會與當地律師密切配合。”
1
跨國追責的難點即將被克服?
在此之前,大部分賣家售假、違規,亞馬遜一般會施以封號,凍結資金等懲罰,卻往往難以采取更進一步的法律手段問責。
許多賣家不滿足經營一個賬號,利用購買或者其他手段獲取亞馬遜賬號,甚至在二審時,也通過一些取巧的手段蒙混過關。
在此情況下,亞馬遜往往根據后臺信息追蹤到售假賣家的本人,因此,即便存在嚴重的知識產權侵害的情況下,除了凍結、關停等手段,亞馬遜能夠采取的有效手段非常有限。
從過往案例中(包括黑律所起訴侵權),大部分賣家被起訴的對象,都是出售產品的賬號以及賬號里的余額,而不是賣家個人。從這點來看可見一斑。
有鑒于此,亞馬遜新的打假團隊,挾龐大的生態優勢(壓力),與支付公司等第三方服務商合作,要求其共享涉嫌售假賣家的信息。
對于賣家來說,賬號注冊身份可以不是自己的,但支付或收款賬號里的身份必須是自己的,至少是身邊可靠的親朋的。
亞馬遜與支付公司共享信息后,很容易進行精準定位,順藤摸瓜地找到賣家本人。
這樣一來,賣家銷售假貨后,不再受跨國難追責的現實保護,將被追究個人法律責任,而不僅僅只是賬號責任。
● 物流數據共享,將為“打擊賣家售假”補全證據鏈
僅以亞馬遜后臺數據,無法對售假者進行最終界定。
一是已出售的產品,難以證明買家拿到的就是假貨(買家存在掉包作偽證的可能性),無法證明賣家存在售假行為;
二是還未出售的產品,就不能認定為售假。
從這點來看,亞馬遜可以利用平臺規則懲處存在售假嫌疑的賣家,卻難以用法律手段對賣家做出懲罰。
而賣家是否售假,不是亞馬遜說了算,也不是執法機關說了算,而是品牌方說了算。但賣家還存在從品牌授權方進貨的可能性,取證鏈條長,甄別難度大。
因此,亞馬遜對待可能售假的賣家,主要以平臺懲處手段為主,極少發起跨國追責。
此番亞馬遜聯合了支付及物流企業,極有可能從發貨信息、收款具體信息中找到賣家的基本信息,或者親友信息,從而順藤摸瓜鎖定賣家,或者收款企業。
另一方面,具體的物流信息及支付信息,也為補全證據鏈提供了豐富的流水信息,有助于亞馬遜及品牌方從法律層面認定賣家售假的事實,給予賣家跨國執法打擊。
2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升級兩國打假合作
亞馬遜跟物流商及支付商合作夠鎖定賣家信息,并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后,就有可能聯合國內公安機關,對企業和賣家進行追責。
今年1月15日,在中美雙方簽署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第一章E部分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盜版和假冒行為進行規定,中美雙方將同意酌情進一步合作,共同打擊侵權。
這意味著,在新的合作框架下,中美雙方聯合執法,打擊侵權行動將進一步升級,兩國司法系統將達成更深度的合作。如果品牌方在美國提起訴訟,身居中國并“跨境遙控市場”的賣家,將被順藤摸瓜,落入聯合執法的大網中。
3
爭議:賣家信息及個人隱私是否安全?
對于亞馬遜的這封公告,不少賣家表現出了擔憂及不忿。
亞馬遜有自營產品,本身就身兼“裁判員”與“運動員”身份,如果亞馬遜能夠隨意找理由查看賣家信息,那賣家還有信息安全及隱私安全嗎?
猶記得,5月6日,原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藝人王池越(藝名池子),控訴中信銀行非法泄露其個人銀行流水事件音猶在耳,亞馬遜賣家是否會“重蹈覆轍”?
也有賣家擔憂,自己曾經刷單過,是否也會被追責?
對此,《藍海億觀網egainnews.com》向業內人士咨詢,亞馬遜該做法的是否合理?
亞聯支付某負責人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確實持有賣家的相關信息,但是正常情況下,想要調取賣家信息,需要公安機關出具相關證明才能調取。
而如果亞馬遜繞開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只能向銀聯方要求調取,這需要涉及到的層面更高,需要美國司法部與中國司法部聯合執法,才有可能調取到信息。
因此,該負責人表示,正常情況下,只要不涉及犯罪,亞馬遜是無權從支付公司處獲取賣家信息的,刷單、濫用變體等問題,主要是違反平臺政策,為觸發本地刑法,總體來說問題應不大。
物流方面,國內海商法資深專家廖律師告訴《藍海億觀網egainnews.com》,基本情況跟支付公司差不多,都需要公安機關出具相關證明,才可以調取賣家的信息。否則,物流公司隨意泄露客戶信息,必然構成違法。
而對于售假,國內目前規定,構成犯罪門檻是,銷售假冒產品金額達到5萬元人民幣,或者獲取利益達到3萬元人民幣。
有法律規范在,大部分賣家還是可以安心的。對于亞馬遜加大打假力度,大部分賣家還是持肯定態度。我們也希望賣家朋友們都能夠安分守己,做良心生意。
4
中美聯合執法,有賣家面臨50年刑期
最后,我們回顧一下,近年售假案件中中美聯合執法的情況,給國際貿易出口商和跨境電商賣家提供一些參考。
華人男子售假被捕或判50年,中國公司涉案人員迅速落網
2019年12月26日,聯邦檢察官在洛杉磯逮捕華人男子蔡某,理由為其出售假冒筆記本電池,涉案金額高達2380萬美元,男子面臨50年刑期。
受審期間,男子供出深圳公司涉案人員,美國司法部與中國司法部聯合執法,強力通緝相關人員。
●警方突襲中國倉庫,逮捕侵權賣家
2019年11月,美國自行車品牌Specialized,與中國警方合作,突入侵權賣家在中國的倉庫,搜出大量侵權商品,并逮捕侵權賣家。部分侵權賣家被判入獄。
●男子詐騙被Lazada舉報,判刑五年
跨國執法并非只存在中美之間,中國與東南亞之間也有跨境追緝的經歷。
2019年5月8日,警方逮捕莆田某王姓男子,該男子利用Lazada平臺上傳低于市價的風扇、自行車等高價物品,在消費者付款后發送廉價手串偽造物流信息,利用該手法在2個月內斂財34萬。
警方接到報案后,迅速在作案地點將男子逮捕,人贓并獲。男子家人幫助其償還34萬贓款后,男子仍然面臨5年刑期。
如今跨境電商不再是法外之地,亞馬遜也不再是“犯罪庇護所”。賣家在出售商品的同時,恐怕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受相關風險。(跨境電商新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文末掃碼跨境精英交流群,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4-12-13
藍海億觀網2021-06-24
藍海億觀網2021-02-09
藍海億觀網2022-01-10
藍海億觀網2021-01-10
藍海億觀網2021-01-20
藍海億觀網2019-11-12
藍海億觀網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