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4年02月19日 0
“不管全托管模式還是供應鏈之爭,本質都是爭取定價權。”
編輯 | 億小邁
不管全托管模式還是供應鏈之爭,本質都是爭取定價權。
引言
2023年疫情開放后,線下商超憑借折扣大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降價!再降價的口號響徹整個線下零售渠道——
永輝超市在賣場增設“正品折扣店”;盒馬設置“線下專享價”區域,并在全國15個城市推出移山價;
雙十一也被實體商超刷盡存在感。在廣州,幾乎所有的商超在雙十一開始前半個月就打出了優惠,華潤萬家1w+種商品全面降價20%,優惠一直持續到2023年底。
實體店用行動向消費者釋放出明確信號:線下購物比線上更便宜!
據報道,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了一句話:打響價格持久戰。
所有現象都在表明,價格戰正在席卷中國零售世界。在線上零售的領域,這場戰斗同樣愈演愈烈!
隨著中國低價平臺對亞馬遜造成實在沖擊,年初行業預測的“低價心智”正在歐美消費者群體中逐漸成型。
享受到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后,歐美居民的消費觀被沖擊,加上經濟低迷,通脹高企,歐美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美線上零售世界順理成章地展開了一場價格大戰!平臺、賣家、消費者之間勢同水火,紛爭不斷。
現在,讓我們回溯一下2023年的那場激烈的價格混戰,戰火始于何地?又將蔓延至何方?
新老平臺價格戰
亞馬遜 vs Temu
2023的第一個開年暴擊是Temu給的。2月13日,Temu登上有“美國春晚”之稱的“超級碗”,展現了一條30s的洗腦廣告。
重復著“shopping like a billionaire”的洗腦神曲被1.13億人次美國居民觀看到,兩段30s的廣告時段的費用接近1億人民幣。
此前Temu已經花費了10個億在app廣告上,其下載量成功登上美國第一。說起電商購物,美國人民的第一選擇不再只有亞馬遜。
從整體數據看,Temu用戶規模、GMV等方面都無法與亞馬遜抗衡,但Temu確實在各方面都對亞馬遜造成了沖擊。
移動分析公司GWS發現,從2023年4月到7月,亞馬遜的美國用戶數從5400萬日活下降到4600萬日活,縮水了近1000萬。
Apptopia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國購物者在Temu上花費的時間是幾乎是亞馬遜等平臺的兩倍。
Temu以低價行走天下,更用有心算無心,打得亞馬遜措手不及。
“黑五網一”本是亞馬遜賣家大顯身手的時候,結果Temu從10月20日起就在首頁掛出“UP TO 90% OFF”的口號,其他低價誘惑更是讓人趨之若鶩。
“每人200美元代金券和免費3件產品任選、購物滿0.1美元包郵、超過14天未收到貨免單、90天不滿意全額退款”
搶走了亞馬遜的訂單和流量都是小事,亞馬遜的護城河沒那么容易擊垮。然而Temu卻用掠奪低價心智的手段曲線救國,對亞馬遜用戶潛移默化地施加影響。
Temu難道真能搶走亞馬遜的“高端客戶”?京東和拼多多的故事就是前車之鑒。
亞馬遜幾乎是立馬敲響警鐘,今年新推出的種種措施,目的都是為了引導賣家降價。
比如取消“輕小商品計劃”,給低價商品更多的物流優惠;又使用“比價系統”,讓高于市場售價的產品被邊緣化,可能失去購物車,也可能被下架。
然而,亞馬遜占比80%以上的中小賣家才是它的立足根基,它必須保護中小賣家的利益!
這意味著亞馬遜沒法徹底投身這場價格戰,它終究要在其他地方增強競爭力。
新平臺之間的價格戰
Shein vs Temu
Shein與Temu之間的紛爭曠日持久。2023年,Temu再次被Shein起訴,這次,美國法院對Temu下達TRO禁令,命其對侵權商品進行下架和整改。這場訴訟風波終于以Temu暫居下風告一段落。
Shein更早以低價模式起家,憑借上新快、款式多的服飾在快時尚領域殺出一片天,深受歐美消費者的喜愛,成為“2023全美十大增長最快品牌”。
如今其增速依然醒目,在2023年斬獲“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去年它的地位卻受到挑戰,Temu狂升61位,排在第二。
圖/Data.ai
Temu成立不久,就打響了搶人大戰。
不少媒體報道,Temu開出兩三倍的工資挖Shein的員工,此外,Temu還開始拉攏Shein的供應商,去年9月,Shein發現,Temu平臺上竟然提前上架了自己的同款,而且價格僅為Shein的50%-80%左右,部分產品甚至低破30%。
很快,Temu的舉措就初見成效,彭博Second Measure通過分析數十億份交易數據后表示,5月美國人在Temu的消費支出高出了Shein近20%。
面對這場價格戰,Shein并沒有正面硬剛,而是揚言,對跳槽Temu的員工永不錄用,并嚴令旗下供應商不允許給Temu供貨。
這場爭端看似是對供應商、對流量和對員工的爭奪,其實依然是定價權之爭。擁有供應鏈優勢的一方,才有降價的權利。
賣家與平臺的價格戰
“全托管”
2023年,新興平臺幾乎all in全托管,根據雨果網的調查,這些平臺包括但不限于Temu、速賣通、Shopee、Lazada、TikTok Shop、Newegg、Wish。
隨著電商平臺逐漸完善履約能力,面對議價權被漫長供應鏈削弱的現狀,他們不再容忍,而是直奔源頭工廠,拿最低的采購價。
全托管的規則大同小異,平臺提供流量、運營、履約等方面的扶持,賣家享受的優惠的同時,失去了定價權。供應鏈省出來的成本最終被讓渡給了消費者,平臺贏得了用戶心智,賣家贏得了便利。
但是只有具備生產優勢的賣家,才能在這個環節中獲利。Temu的全托管商戶最早看透這個真相,賣家表示:每天都在出單,但是收入為負。超低價疊加“90天退款”等條款,賣家的利潤被擠壓到了極致。
平臺反而進一步采用招標、競價、多輪降價的方式,把這些沒有入場資格的玩家排除在外,篩選出具備生產能力的賣家。
永遠有消費者為低價買單,但不是所有賣家都能適應薄利多銷的模式。
結語
今年1月份亞馬遜熱銷第一,不是戶外用品,而是一套信封,它分為12種顏色,剛好對應全年12個月,作用是規劃一整年的財務支出,幫助控制預算。
據JungleScout的統計,這套名為預算信封的產品銷售額增長了224%,同時用戶對“預算計劃和月度賬單管理”的搜索量上升了170%。
圖/Jungle Scout
在通脹的后疫情時代,低價、高性價比商品仍是消費市場的主流取向,人們盯緊了自己的錢包。性價比的消費情緒就像火星,助長價格戰熊熊燃燒。低價已經不是選擇,而是一種必然。
但是,低價終究是人為來定義,性價比歸根結底是消費者的感知。定價不是牢籠,在電商零售的領域,賣家大有可為。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11-12
藍海億觀網2020-08-12
藍海億觀網2022-09-02
藍海億觀網2021-07-13
藍海億觀網2022-11-12
藍海億觀網2022-02-22
藍海億觀網2023-01-30
藍海億觀網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