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時效延遲”已經成為行業的沉疴重癥,多少物流商試圖根本性地解決這一問題,然而,情況總體不太理想。”
那么,菜鳥國際快遞憑借著什么可以實現“首次規?;甭涞亍叭?日達”呢?
這得益于多個方面:
一、全鏈路“硬功夫”:
如果說跨境電商的信息流是一種線上的“虛擬存在”,那么,物流則是現實世界摸得著的一種“物理存在”。
它要倉庫、設備、車輛,也需要人員去線上操作,最后才能完成包裹的運輸、揀選和履約服務。
從這個角度講,跨境物流是一個“資金密集+人力密集+資源密集”的重投入行業。
跨境物流則意味著商品的空間位移要跨山海、越國境,深入到世界的邊邊角角,部署大量倉庫、設備和人員,然后像毛細血管輸送血液一樣,向全球各國的最末端輸送大大小小的包裹。
構建一個如此之大的“一手網絡”,需要錢,需要人,也需要技術。
因此,做“一手物流商”門檻太高了,行業內真正能夠得著的寥寥無幾。
在這種背景下,“二手拼接物流商”大行其道。
所謂“拼接”,就是自身在全鏈路的各環節投入不足,而通過外包、租借、協調的方式整合全球各國物流資源,然后為賣家提供服務。
對于物流商來說,“整合”好處很多,只需投入輕量資產,利用現成物流資源,實現快速的服務交付。
然而,“整合”往往會帶來很多很多問題,如海關扣貨、配送不及時、包裹損壞、貨物被調包等。
這是因為,跨境物流鏈路上每一個環節的資源方,在需要你時他們會接受整合,當不需要你時,可能會棄之如敝履。
這意味著,如果在頭、中、尾各端沒有實實在在的“硬投入”,命脈就會始終捏在他人手上。
菜鳥國際快遞深刻地看到了這一點。
從一開始,菜鳥國際快遞就開始練就自己的“硬功夫”。
如果“二手拼接物流商”采用的“空軍打法”——在國內坐鎮指揮,整合全球物流資源,將包裹發出去,那么,菜鳥國際快遞采用的“陸軍打法”,即直接派出地面部隊,在“國內攬收-干線運輸-海外樞紐到目的國-目的國配送”全程四大段上,一磚一瓦地構建終端“大硬件”。
毫無疑問,菜鳥的物流硬實力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但只有真正地構建出物流全鏈路的高可控,才能做出差異化的價值,包括提升消費者服務體驗,把控末端派送成本,讓海外消費者感受中國快遞的速度和品質。
二、軟優勢:數字物流科技搭建的一張“天網”
菜鳥施展“硬功夫”的對象是物理世界的“鋼筋水泥”。
這些“鋼筋水泥”(倉庫、設備、設施)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邊邊角角,是一張實現商品流動的“地網”。
如果要讓“地網”的各個環節有機銜接并高效運作,則需要一張“天網”,就好比一個龐大的“硬件”需要“軟件”去驅動、協調和指揮。
菜鳥具有很強的“軟優勢”,它誕生于互聯網屬性很強的阿里巴巴集團,天生帶著濃厚的“數字基因”。
自2013年成立以來,菜鳥大量運用數字化能力做自動化建設,并通過數智能力,實現全新的運營方式。如今,這一數字化能力,廣泛應用到菜鳥國際快遞業務當中。
比如,在國內分撥中心,菜鳥率先應用了自動化分撥和一體化面單,實現分撥環節的精準管控時效;在干線運輸環節,運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現批量、高質、低成本的數據采集,并對沉淀下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應用。
在很多情況下,跨境電商賣家將包裹交給國際快遞服務商之后,就開始“兩眼一抹黑”了,在這個過程中“誰在幫他們處理國際干線環節,誰在負責清關,誰在履約目的地國配送”,全部不清楚。
這是一種“黑盒狀態”。
菜鳥自主研發了“一站式大數據運營平臺”,將數據轉換成班次咬合、干線裝載率、時效達成率等關鍵指標,讓全鏈路參與方和賣家、消費者都實現了“全鏈路可視化掌控”,有效打破了跨境物流“信息黑盒”。
就這樣,在“硬功夫+軟優勢”的作用下,菜鳥埋頭建設物流硬件,同時構建成了一張完整的具有“軟聯通+硬聯通”的全球跨境物流網絡。
目前,菜鳥在全球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包裹網絡,并在關鍵市場的核心樞紐建設洲際eHub;在國內,菜鳥分布全國的65個攬收分撥倉同時運轉,每周100多架次的空運發往全球各地,與全球100多個港口建立數字清關對接,形成了“海陸空”齊全的國際干線網絡。
三、菜鳥為何可以做到“好快還不貴”?
長期以來,多家國際物流巨頭主導了國際快遞行業,其服務便捷而高效,但價格較高,一單跨境包裹的服務價格動輒十幾美元乃至幾十美元。
相比之下,菜鳥則推出“5美元10日達”、“2美元20日達”“定制化物流服務”等,同時滿足了中小基層賣家和高端客戶的需求。
菜鳥的“陸軍打法”投入不少,那么,它的物流服務為何能夠保持較低的價格?
除了菜鳥廣泛運用數字化技術的降本增效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規?;瘍瀯?,攤薄了成本。
菜鳥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物流業務,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商流”的高度支撐。
在跨境方面,菜鳥國際快遞是隨著速賣通、Lazada、Treandyol等平臺一起成長、壯大的。這些電商平臺給了菜鳥很強的業務支撐。
據阿里巴巴集團2023財年年報顯示,菜鳥國際快遞日均跨境包裹量超400萬個。
在這種規?;挠唵蜗拢锁B都會有更高的裝載量,每個包裹分攤的物力、人力成本都將更低。
菜鳥實現了低成本,然后將這一利益回饋給了更多跨境電商賣家,讓他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現實中,許多賣家因為物流商的“虛假時效承諾”而使店鋪出現斷貨、差評、拒收等。
針對這一痛點,菜鳥推出了“承諾必達”的保障及“晚到必賠”的兜底服務,這就讓賣家吃到了定心丸。
據了解,菜鳥國際快遞的“承諾達、晚必賠”等服務已覆蓋速賣通22個歐、美、亞重點國家市場。
美國紐約州私立大學曾公布,2019年美國每天有170萬個包裹被偷或丟失或寄錯,損失超過2500萬美元;單是紐約市每天就有9萬個包裹丟失。
物流丟包之嚴重,可見一斑。
菜鳥敢于“承諾必達”并提供“晚到必賠”的兜底服務,折射出菜鳥對自己“硬功夫”和“軟優勢”的底氣。
菜鳥與速賣通聯合推出的“全球5日達”,是物流服務商和電商平臺聯手推出的、可同時解決“商流”和“物流”雙重痛點的顛覆式創新模式,是全球跨境電商物流領域的領先性產品。
菜鳥國際快遞依托自己的“硬功夫”,發揮自己的“軟優勢”,提高了跨境物流時效,降低了物流成本,讓跨境電商賣家留足更多成本去開發產品,打造好供應鏈,對中國商品賣出去,中國品牌走去具有重大意義。
據海關數據,2023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出口8210億元,增長19.9%。
在菜鳥等“火電媒”基礎設施建設者的支持下,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去。(億觀分析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