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3年01月20日 0
“近年來,SHEIN狂飆突進,流量越來越大,用戶越來越多,GMV水漲船高,但其估值卻嚴重縮水了。”
據金融時報消息,SHEIN近期正進行新一輪的融資,融資規模大約在30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02億元),但其估值僅為640億美元。
而在2022年4月的上一輪融資中,SHEIN的估值達1000億美元,超過了京東、拼多多當時的市值,與字節跳動、SpaceX比肩而立。
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SHEIN不得不接受了640億美元的估值,這一數字,比之前縮水了三分之一左右。
知情人士稱,雖然這一筆融資將在幾個月內完成,但SHEIN依然計劃今年在美國上市。
SHEIN為何愿意在估值嚴重縮水的情況下融資?
SHEIN近年來狂飆突進,雖然去年GMV達到了300億美元,但依然需要大量資金持續填補到業務中,同時,還需要為其在美國上市做準備。
目前,SHEIN交易都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結算,并為此付出了大量的處理費。為此,SHEIN有計劃自己構建一個支付平臺,以大幅度提高凈利潤。
不過,構建自己的支付平臺很燒錢,其正在擴張的主干業務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很多。
然而,現階段的國際經濟大環境并不樂觀。
包括Meta、推特、Alphabet在內的科技巨頭紛紛裁員。近日,微軟也宣布將在今年3月31日之前裁員1萬人,該數字占其員工總數的近5%。
在此之前,作為電商風向標的亞馬遜裁員18000人, 而作為獨立站“水電煤”基礎設施的Shopify,也因“無法保持疫情期間的增長速度 ”裁員10%。
SHEIN當然也受大環境的影響。
自從去年估值登頂之后,創投環境逐漸降溫,一級市場的熱錢不再,二級市場的口子收窄,包括歐洲最大獨角獸Klarna也不得不“降價融資”。
因此,降價融資的不止SHEIN一家。
SHEIN在面臨一系列挑戰之下,不得不進行模式調整,推出了跟其固有模式不一樣的業務(下文中詳談),而這些新業務,都需要花掉很多錢。
SHEIN目前面臨的挑戰很多。
在2022年下半年,SHEIN一度被拼多多旗下的Temu反超,失去了美國App Store榜一的位置,其低價優勢也被Temu不斷瓦解和沖擊。
TikTok開始在美國啟動招商,或將后發制人,搶奪大量的市場份額。
此外,美國正計劃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裹的免關稅優惠,如果一旦取消,跨境小包成本將迅速攀升,SHEIN將遭受巨大打擊。
同時,歐盟也在2021年7月1日取消了“價值不超過22歐元小額包裹免征進口增值稅”的優惠待遇,國內出口歐美商品增加了20%的VAT增值稅,SHEIN也受到了巨大影響。
近年以來,SHEIN在西歐市場的業務恢復緩慢,不及原先預期。
在龐大的南美市場,巴西將大幅度提升跨境電商產品關稅至60%,同時還要征收17%-25%的流轉稅。一旦這一政策得以實施,跨境商品的售價可能得提高95%以上才能維持運作,否則很難有利潤。
面對這一系列挑戰,SHEIN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和調整:
一、一改純獨立站模式,進入亞馬遜開店,成為亞馬遜生態中的一分子;
二、在南美(巴西)升級本地化,造一個類似淘寶的平臺,邀請賣家入駐開店,同時在本地工廠生產服裝;
三、打造品牌航空母艦,擴大自有品牌矩陣,擴張到家居、美妝、內衣等品類;
四、在日本等市場運營“永久性”的線下實體店。
五、投下更多真金白銀,加大線下硬件設施建造,在美國、波蘭等國建設配送中心和服務中心;
這一切,都需要錢。
SHEIN的步伐不斷前進,雪球在不斷滾動,多年積累下來的龐大動能和慣性,已經讓它無法停下來了。
SHEIN每前進一步,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銀鋪路,因此,它必須繼續融資,持續向前,哪怕面臨嚴重縮水的估值,也要咬緊牙關忍受一切。
▊拋棄純獨立站模式,進入亞馬遜開店
亞馬遜與獨立站的關系是微妙的。
Shpify的創始人盧克有一個生動的比喻:獨立站賣家是反抗亞馬遜的“叛軍”,而Shopify是為叛軍提供彈藥的軍火庫。
獨立站賣家,尤其是像Shein這樣體量的賣家,一般不愿意忍受亞馬遜平臺規則的束縛而在其上開店。
一直以來,SHEIN也經常與亞馬遜擺掰手腕,其App下載量經常超越亞馬遜,登頂購物類第一名,像極了一個不畏強權的“屠龍少年”。
然而,2022年,SHEIN一改特立獨行的做法,進入亞馬遜平臺開店。
我們留意到一個現象,SHEIN同款服裝的售價,在亞馬遜上賣得比獨立站更貴。比如這款白色連衣短裙,在亞馬遜上的售價為28.99美元,而在SHEIN獨立站上,該短裙僅售18美元,便宜了10美元不止。
這一背后的邏輯可能是,SHEIN的品牌已經深入美國消費者心智中,進入亞馬遜開店,就是為了“截取”亞馬遜上搜索“SHEIN”這一品牌詞乃至“時尚相關大詞”的流量,當消費者認識到SHEIN在亞馬遜上的價格比其獨立站上海更貴時,就會跑到獨立站上購買。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算盤而已,相信SHEIN在亞馬遜上有長遠打算的。目前來看,SHEIN上架到亞馬遜上的產品,與其獨立站出售的產品重合度并不高。
因此,我們相信,SHEIN的長遠打算是,以一個在歐美享有知名度的快時尚品牌在亞馬遜上銷售,一是可以獲得更長足的發展,二也可以服務好客戶,尤其是在配送時效、退換貨的服務方面,依托亞馬遜的體系,將會大大提高服務能力。
畢竟,SHEIN獨立站的交付時間(8-15天),會比亞馬遜的交付時間會長很多——在FBA模式下,亞馬遜最快可以當天或第二天送到消費者手中。
▊在巴西造一個類似淘寶的平臺,邀請賣家入駐開店;在本地工廠生產服裝
巴西是南美市場的龍頭,近年來電商行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不過,在本地零售商敵視情緒的推動下,其政策對跨境電商越來越不友好了。
巴西將大幅度提升跨境電商產品關稅至60%,同時還要征收17%-25%的流轉稅。
這樣一來,SHEIN、速賣通、Shopee等跨境電商平臺,可能得將商品售價提高95%以上才能維持利潤。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Shopee和速賣通大踏步地進行本地化。尤其是Shopee最為激進,其本地訂單量已經遠超跨境訂單,占比已達80%以上,本地賣家店鋪也達到了200萬(截至2022年4月,數據源:Felipe Piringer)。
而速賣通則為了吸引本地賣家入駐,將交易傭金維持在很低的水平,大約在5%至8%,遠低于Mercado Libre(12.8%-16%)、Magazine Luiza(11%-19%)等本土電商平臺。
在這種情況下,SHEIN也必須加快本地化部署,具體有三個措施:
一、在巴西推出一個類似淘寶的平臺,邀請本地賣家開店;
二、與巴西本土工廠合作(也有可能建廠)生產服裝;
三、推出本地自有支付平臺:SHEIN上線了自己的巴西本地支付平臺PIX 和 BOLETOS。
在巴西,SHEIN一反其“寄售模式”,推出類似淘寶(天貓)的綜合型平臺,允許本地賣家開店并參與運營了。
實際上,SHEIN在巴西的平臺試點在2022年3月正式啟動了。
目前,SHEIN在巴西的平臺的商品頁面上會顯示店鋪名稱,右下方也可以點擊進入店鋪。
在上線之初,據巴西一位物流服務商透露,SHEIN巴西本地供應商對本地消費者的發貨業務,每日有4-5萬單的規模。
當然,這是不夠的,SHEIN作為外來和尚,還得繼續念更多“本地經”。
其最重要的部署是,在本地生產服裝。
SHEIN的服裝價格已經讓給巴西同行叫苦不迭,形成了碾壓性的優勢。巴西同行平均單件服裝的價格一般是100雷亞爾(約為122元),而SHEIN做到了30雷亞爾,且款式又更為豐富。
然而,SHEIN要從中國發貨過去,幾乎要“穿透整個地球”,平均配送時間在30-45天。
為此,本地建造供應鏈,本地生產服裝,勢在必行。為了完成這一部署,2021年12月,SHEIN創始人許仰天親赴巴西,與當地一批服裝供應商見面交流,親自部署供應鏈本地化。
目前,SHEIN正在推進在巴西本地生產服裝的計劃,已與兩家工廠保密協議。
實際上,除了巴西,SHEIN也在考慮在歐洲本土建立供應鏈。
SHEIN的新加坡總經理、全球政府事務負責人Leonard Lin曾對媒體稱,“我們現在正在探索的一些試點項目,例如,如何在更接近消費者的地方進行生產,這可能會縮短到達世界各地消費者的交貨時間。”
因此,相信SHEIN在未來還會在更多國家做出更多本地化動作。
▊打造品牌航空母艦,擴大自有品牌矩陣,覆蓋家居、美妝、內衣等品類
SHEIN已經是將自己視為一個品牌航空母艦。
在其母品牌的心智能量以及獨立站(App)“流量總閘口”的加持下,不斷孵化出子品牌,并構建了一個矩陣。
目前,SHEIN至少推出了10個品牌,包括ROMWE、SHEGLAM、DAZY、CUCCOO、GLOWMODE、PETSIN、JMMO,覆蓋鞋服帽、美妝、寵物、箱包等。
圖/SHEIN主站“BRANDS”欄目下列出的品牌矩陣
在推出這些新品牌時,SHEIN會在即在其主站先上線該品牌的產品。
一是為該品牌引流,同時提供背書,讓用戶更加信賴新品牌;二是測試市場,積累數據,給新品牌提供數據、運營經驗等支持。
SHEIN之前推出的高端服飾品牌MOTF以及美妝品牌SHEGLAM,都享受過這樣的扶持。
比如,SHEGLAM原本是SHEIN官網推出的自營美妝產品線品牌,在其官網的“BEAUTY”板塊,曾可以看到大量的SHEGLAM美妝產品 。
SHEIN較遲推出的內衣品牌Luvlette(以胸罩為主打,同時延伸到內褲、家居服、運動服),也在主站上先亮相,被扶持了一段時間后,才在2022年4月才上線獨立站。
SHEIN在打造品牌矩陣時,特別注意差異化,盡量避免重合。
比如,Luvlette一反SHEIN主品牌的“時尚”“性感”的追求,不再強調“時尚之美”,而著重“自信、舒適、愛和自愛(confidence,comfort and love--self-love)。
尤其是要讓更大胸圍、更大罩杯(fuller busts)的女性,用上Luvlette的內衣產品之后,體驗“舒適和優雅”(comfort and grace) 。
為此,Luvlette大量啟用了豐腴身材的模特,與SHEIN窈窕、苗條、性感的畫風完全不同。
這是因為,SHEIN的服裝是要外穿的,其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悅人”,而Luvlette的內衣是內穿的,其主要功能是“悅己”。
相信SHEIN在家居、美妝不同類目上,也將持續優化、迭代,避免成為“SHEIN”品牌的一個簡單的復制品,而要構建一個有機矩陣。
▊在日本等市場運營“永久性”的線下實體店,解決信息流難題
SHEIN很早有探索線下實體的模式,不過,主要是“快閃店”。
所謂“快閃店”短期經營,讓不同國家和地域的消費者,在線下實實在在地觸摸到SHEIN的服裝產品,以增強消費體驗。
從2021年開始,SHEIN在歐美、澳洲、亞洲等超過10個國家推出了服裝“快閃店”。這些快閃店曾大受歡迎,經常在店門口排了很長的隊伍。
圖/Shein 在美國芝加哥、舊金山等地開設的快閃店
如今,SHEIN再進一步,開始運營長期性、永久性的線下實體店。
2022年12月初,SHEIN在日本東京開設了全球第一家長期線下店。不過,該實體店依然是為其線上平臺服務的。
店里的商品可供挑選、試穿,但并不直接出售,如果要購買,消費者仍然到其APP或網站下單。
這用意很自然。
線上才是SHEIN的大本營,一切核心要圍繞著大本營轉。
在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物流的電商四流中,SHEIN解決的最好的是信息流,即商品的展示,包括款式、顏色、尺寸的對比等,消費者可以線上一目了然。
然而,最大的痛點是,消費者無法觸摸服裝的面料,也無法試穿看看是否合身,這是SHEIN與線下實體店信息流對比之后出現的最大短板。
因此,SHEIN通過線下實體店提供觸摸、對比、試穿,很好解決了這一短板。如果這一模式取得成功,相信SHEIN還會開設更多長期性實體店。
▊投下更多真金白銀,加大線下硬件設施建造,在美國、波蘭等國建配送中心
鑒于美國、歐洲等提高跨境壁壘,同時為了提升客戶體驗,SHEIN開始痛下本錢構建硬件設施。
畢竟,電商是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統一。SHEIN在前面三個流方面,已經很成功了,在物流方面一直“功課不足”“營養不足”,因此,SHEIN必須下大功夫補課、補營養了。
目前,SHEIN正在加快在美國的全國范圍內建立分銷中心。
SHEIN在印第安納州Whitestown的配送中心已投入使用,將運輸時間縮短了3-4天。同時,SHEIN在美國的二個配送中心坐落在南加州,并計劃于2023年春季開業。此外,SHEIN還計劃在美國東北建立第三個配送中心。
除了美國,歐洲也是SHEIN重點部署的市場。波蘭是中國通往歐洲尤其是中東歐的重要中轉站。
SHEIN正在波蘭建立配送中心,該配送中心將輻射到整個中東歐市場,目前,SHEIN已與房地產公司GLP達成合作,租賃了40000平方米的倉儲空間,并計劃招聘1000人以上。
此外,SHEIN在加拿大的多倫多開設了一個17萬平方英尺的倉庫,并設立公司辦公室。
總之,SHEIN正在鉚足力量,加大線下硬件設施的構建,可大大提升配送時效和用戶體驗度。
結語:SHEIN的雪球已經滾得很大,其慣性和動能不允許它停止。希望它的雪球能夠越滾越大。(億觀分析組)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2-06-02
藍海億觀網2020-03-26
藍海億觀網2021-08-19
藍海億觀網2021-06-09
藍海億觀網2021-05-03
藍海億觀網2021-02-03
藍海億觀網2020-08-21
藍海億觀網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