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2年01月30日 64
“面對國外律所的侵權訴訟,大多中國賣家選擇“吃啞巴虧“,直接找對方和解,賠償一筆高額的和解金,以便盡快拿回銷售賬號,解凍賬號資金,然后恢復運營。也有一些賣家認為自己沒有侵權,選擇找專業律師、專業律所應訴,如果勝訴,可能直接免去和解金,或者將和”
面對國外律所的侵權訴訟,大多中國賣家選擇“吃啞巴虧“,直接找對方和解,賠償一筆高額的和解金,以便盡快拿回銷售賬號,解凍賬號資金,然后恢復運營。
也有一些賣家認為自己沒有侵權,選擇找專業律師、專業律所應訴,如果勝訴,可能直接免去和解金,或者將和解金談到一個可接受的合理范圍。
最近就有一批中國賣家,在被美國伊利諾伊州的David律所起訴侵權后,選擇“正面剛”,現在已經勝訴,準備解除禁令,并洽談和解金。
案件情況是這樣的。
2021年11月10日,David律所為“Bear Paws(熊爪)”品牌發案維權(案件號21-cv-6027),維權產品是一款帶有鋒利“爪子”的工具,可以輕松切碎肉類食品,特別適合燒烤用。
(圖源:amazon.com,圖為Bear Paws產品樣式)
此案中,被告賣家店鋪多達592個,涉及亞馬遜、沃爾瑪、阿里巴巴速賣通、Wish等多個電商平臺。
據賣家爆料,David律所的發案依據是產品listing的文案中包含品牌詞“Bear Paws”,不過也有其他一些賣家反饋,自己收到的通知是“外觀侵權”。
12月22日左右,伊利諾伊州法院應David律所申請,出具了TRO臨時限制令,這將近600個賣家賬號,都被平臺暫停銷售,賬戶資金也被凍結,凍結資金從幾千美金到幾百萬美金都有。
有些賣家與David律所、原告品牌初步接洽,對方開出了“天價和解金”。
《跨境電商第一線》了解到,其中有一位賣家,賬號被凍結的資金是10萬美金,David律所竟然要求500萬美金的和解費用。
在這么多被告店鋪中,難免有些是莫名被牽連,是被“惡意敲詐”的,當然,有些賣家確實是涉嫌侵權了,即便如此,David律所開出的“500萬美元和解金”也讓人難以接受。
隨后,有賣家通過各種渠道聯系上了被告名單上的另外一些賣家,準備一起應訴。據了解,一共有19位賣家,他們聯系了國外一家律所代為出席聽證會,在1月6日和1月13日分兩批應訴,都應訴成功且解除了TRO禁令,準備談和解金。
這個案件說明,在收到國外“流氓律所”的惡意勒索、敲詐之時,也許賣家不一定要自行消化,可以和其他被告賣家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和資金安全,尤其是本案中的David律所。
▌“黑科技”截圖取證侵權,David律所和解金有多離譜?
根據大信法務律所在知無不言論壇的分享,做美國跨境電商生意的中國賣家,他們所收到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有95%來自下圖中的這些律所。
可以看到,在這份“專業碰瓷”的北美律所名單中,David律所赫然在列。
(圖源:知無不言論壇)
據了解,在中國賣家當中最出名的GBC律所,通常采取“下單取證”的方式,如果賣家知道該律所常用的收件地址,就能比較敏感地察覺出異樣,從而盡早采取應對措施,或修改listing頁面,或下架產品。
但David律所不一樣,它所采用的“黑科技”,可以在賣家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完成“侵權行為”的取證,而且是一次性起訴大量賣家店鋪。
“Bear Paws”這個案件是592個賣家店鋪,去年3月“Weed Snatcher(除草器)”一案,David律所取證了1254家店鋪的侵權行為,波及亞馬遜、速賣通,甚至是Shopify和其他獨立站。
《跨境電商第一線》了解到,David律所主抓版權侵權,當然,商標侵權也有涉及,它會與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比如Counterfeit.Techonology),通過品牌方提供的產品圖和關鍵詞,在各電商平臺或獨立站抓取涉嫌侵權的產品,截圖下來,這樣就是完成取證了。
然后,David律所會向法院申請TRO禁令,要求各平臺封禁賣家的賬號,并凍結資金。
接下來,就是等著被告賣家上門求和解了,再趁機開出高額的和解金要求。
此外,David律所還很擅長隱匿案件信息,尤其是原告品牌,讓賣家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是侵權了哪個品牌、哪個產品、哪些商標版權或專利。
一句話,David律所的風格是悄無聲息用技術手段取證、立案和凍結都很迅速、發案初期習慣隱匿關鍵信息,這樣一來,賣家沒有時間去修改listing、下架產品或提現,就算是應訴也處于非常被動的處境。
事實上,David律所提出的和解金,更令賣家無語、甚至憤怒。
一位與其打過交道的賣家表示,David這家流氓律所都是獅子大開口,如果賣家很緊張店鋪,也不選擇應訴的話,或許只能“任其宰割”,不然可以拖幾個月,和解金可以降很多。
除了上文中的“店鋪凍結10萬美金,被索要500萬美金和解”之外,另一亞馬遜賣家反饋,其產品標題添加了“Snatcher”一詞,收到了David律所的侵權起訴,本來店鋪只有50美元資金,結果被David律所索要2500美金的和解金。
還有的賣家去咨詢律師,拿到了David律所的和解報價:銷量為0的產品被訴侵權,店鋪和解金要2000-5000美金;如果銷量上百,和解金要1萬美金以上;如果產品銷量有800多,和解金則至少要4、5萬美金。
這些賣家的案例,足以證明David律所在和解金方面,是非常“黑”的。
▌“天價”和解金、無差別起訴,賣家或許該聯合抵抗了
《跨境第一線》了解到,中國賣家很經常被美國律所以“侵權”為由起訴,并被索要大額和解金,讓賣家苦不堪言。
這類案例非常多,有業內律師透露,去年就大概發生了1000個類似案件,每個案件的被告賣家店鋪平均有500-600個。
其實,中國賣家在收到侵權起訴時,要么直接棄號不管,要么直接向對方妥協,應下和解金,不管是哪種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David律所和其他國外律所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地為品牌方起訴大批賣家賬號。
當然,中國賣家選擇“吃下啞巴虧”,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中國賣家并不十分熟悉歐美國家的知識產權法,一旦收到律所起訴書就覺得是自己錯了,其實有些起訴是不成立的,尤其是David律所靠技術來抓取侵權產品的做法,比如之前的“clever cutter”品牌維權案,就有賣家因為產品標題出現“cutter”或“clever”單個詞而被起訴,但這兩個詞本身是可以單獨使用的。
另一方面,因為發起訴訟的是國外律所,中國賣家單獨應訴可能不太方便,尤其是中小賣家,而且單獨應訴的費用也比較高。如果賬號價值、賬戶資金、剩余貨值不多,賣家有可能直接棄號。
在David、GBC等律所越來越大規模“敲詐”中國賣家的現狀下,如果賣家自認為并未侵權,或者并非惡意侵權,可以嘗試聯合其他賣家,選擇一家合適的律所一起應訴。(文/跨境電商第一線 Riley Huang)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2-02-23
藍海億觀網2021-03-10
藍海億觀網2022-03-28
藍海億觀網2022-05-30
藍海億觀網2021-02-22
藍海億觀網2021-10-29
藍海億觀網2022-11-11
藍海億觀網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