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0年07月01日 643
“本文目錄:1.文化沖突下,Lazada是一家中國公司還是東南亞公司?2.阿里自己人上陣, 對Lazada和Shopee意味著什么?3.Laz”
本文目錄:
1.文化沖突下,Lazada是一家中國公司還是東南亞公司?
2.阿里自己人上陣, 對Lazada和Shopee意味著什么?
3.Lazada與Shopee的力量對比(流量、戰略)
4.Lazada的長遠布局
近日,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來贊達)更換CEO的消息,頗受業內關注。
6月26日,Lazada官方宣布,印尼業務負責人李純出任Lazada CEO,原CEO皮爾·彭龍調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特別助理。
李純于2014年加入阿里,擔任B2B事業群CTO。
此次“換帥”并非偶然。在兩三年內,阿里巴巴屢次更換Lazada CEO,如今終于換成“純阿里人”,這背后是深思熟慮后的動作。
Lazada崛起于東南亞,自2016年開始,阿里巴巴豪砸10億美元,拿下Lazada的控股權,在隨后的兩年里再追加30億美元,將Lazada徹底變為阿里巴巴國際化戰略的急先鋒。
隨著話語權的增加,阿里巴巴開始了對Lazada的改造進程。
1
即將離任的CEO皮爾·彭龍 (Pierre Poignant)在Lazada做了8年,是Rocket時代的老臣。(注:在創始初期,Lazada獲得德國創業孵化器Rocket Internet的支持)。
一位Lazada內部人士告訴媒體,皮爾·彭龍此次調動不算升職,成為等待轉崗的P10(阿里內部的職級),或將是老逍(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特別助理。
皮爾·彭龍之前的CEO德國人Max Bittner,也是Rocket時代的老臣,其父親是Rocket Internet創始人的好友?;蛞蚱涮厥獾谋尘?,Max Bittner領導Lazada期間,說一不二,脾氣不太好,曾在辦公室摔椅子。
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彭蕾主政Lazada之后,將Max Bittner換成人緣較好的皮爾·彭龍。
皮爾·彭龍人緣是好,執行力也強,也曾一手打造了Lazada的物流體系,但是其在2018年接任Lazada CEO以來,Lazada在東南亞的流量開始被后進晚生Shopee一路窮追猛打。
最終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Lazada在月活、下載量及瀏覽量三方面被Shopee反超,痛失東南亞電商桂冠,這對阿里造成一定的戰略壓力。
我們知道,在Shopee背后,站著的是阿里巴巴的戰略對手騰訊。
分析人士稱,Lazada被納入阿里巴巴體系之后,文化沖擊、執行和溝通上的問題一直不斷,尤其是文化沖突,成為了阻礙Lazada前進的絆腳石。
阿里巴巴曾從中國派兵遣將,從中層到高層都有,但很難真正融入到Lazada文化之中,很快又被調回中國。
據路透社消息,今年1月,Lazada前聯席總裁尹京已悄然離崗,回到了阿里杭州總部;
Lazada產品團隊主管金璐瑤,也已在1月份返回杭州,任職不到18個月;
Lazada越南站CEO張一星也于在去年返回阿里,其在胡志明市工作的時間只有一年多。
阿里巴巴中國高管試圖移植阿里在中國的成功經驗,但在國家眾多、市場分散和語言文化多樣的東南亞,顯得有些水土不服。
在東南亞本土團隊、歐洲Rocket投資系勢力和中國空降兵三股力量的“較量”下,Lazada內部文化沖突劇烈,以至于很多人搞不清楚,Lazada到底是一家中國公司、東南亞公司、還是一家歐洲人的公司?
2
阿里自己人擔任CEO, 意味著什么?
當阿里首次投資Lazada時,Lazada當時還是東南亞頭號電商平臺,如今,因一系列的主客觀原因,Lazada已在6.5億人東南亞市場,落后于Shopee。
在幾次換帥之后,終于換上了阿里自己的人(彭蕾之前短暫兼任,姑且不計),那么,這對Lazada和Shopee來說,將意味著什么?李純能力挽狂瀾,與Shopee的競爭中扳回一局嗎?
李純以技術深厚,能打硬仗著稱。
2019年,李純任職Lazada印尼CEO,打了一場漂亮的硬仗,成功保住Lazada在東南亞電商的頭部地位。
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一年時間里,Lazada印尼訂單同比增長超過170%(Lazada數據)。
李純于2014年加入阿里,在之前,任職eBay12年,從搜索做到電商后臺技術,然后到上海研發中心再到Paypal的風控,積累了從搜索、到支付再到整個電商平臺運作的豐富經驗。
從2017年開始,負責Lazada技術、產品策略及消費者等方面業務,2019年被調到Lazada印尼實地操刀,可能是阿里任用自己人對東南亞市場的一次試探。
用實戰業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李純,以其深厚的技術背景,以及在中、美、東南亞積累的經驗,將對Lazada接下來的戰略部署產生重大影響。
換帥后,Lazada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
這次Lazada換帥,從側面表明,其已經打算直面Shopee的挑戰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對于李純而言,在流量上跟Shopee展開爭搶是勢在必行。為此,Lazada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小的變化。
●增加APP獨立性
短板既然如此明顯,那么增加各國的APP獨立性可能是Lazada接下來最動干戈的一步。
●算法調整
作為技術大牛的李純,對電商平臺的技術核心——算法有自己的理解。算法更新,對各國關鍵詞進行細化和優化,勢在必行。
為此,Lazada在算法推薦上,可能會有不小的變動,尤其是不同站點同一個關鍵詞的推薦量,可能會有較大差別。
●調整促銷力度
折扣、優惠券等促銷力度可能會有所改變,各國站點可能會根據國情不同,呈現差異化。
●新增活動
為了爭搶流量,Lazada可能趁著“換將”之際,推出新活動,簽約當地明星、社交媒體紅人等,全面展開流量大爭搶。
除了上述可能性,或許還會有更多調整也未可知。對賣家朋友們來說,近期需要加強對Lazada動向的關注了,以免錯過重要的變數。
3
Lazada與Shopee的江湖對陣
1/Lazada流量被Shopee反超
Lazada在東南亞常年占據電商龍頭的位置,一直到2018年第四季度,其各方面數據都是穩居首位。然而,2019年這個情況發生了變化。
近日一份《2019東南亞電商年終報告》(簡稱報告)發布,據報告顯示,Shopee移動端2019年下載量、月活數及用戶留存率反超Lazada,奪得了三項冠軍。
與此同時,其網頁端訪問量也超過20億次,坐穩2019年第一把交椅,而Lazada的數字則為18.4億次左右。(報告由iPrice Group、App Annie、SimilarWeb聯合發布)
圖為:2019年東南亞最常用的10個電商APP排名
如下圖,在第二季度與第四季度之間,在用戶留存率方面,Lazada與Shopee位置互換,一下一上,雙方對比,非常鮮明。
圖為:2019年東南亞電商APP留存率排名圖為:2019年東南亞電商網頁訪問量排名從圖表及數據不難看出,無論是APP還是網頁端訪問量,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Shopee就開始發力反超Lazada,這對2019年初剛剛就任的皮爾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Shopee流量爭搶大動作
從目前情況來看,其實早在2019年之前,Shopee就趁著Lazada被阿里收購,換將磨合期間在數據上奮起直追。到了2019年,雙方數據差距進一步縮小的情況下,Shopee做了兩個大動作,或是其在流量上超越Lazada的直接助力。
一是簽約足球巨星C羅,代言Shopee,并趕上了“9.9超級購物節”。
二是“9.9超級購物節”開啟直播,爭奪大流量。
當然,“9.9超級購物節”期間Lazada也開啟了直播,但在C羅助陣下,Lazada在流量爭搶上很可能受到Shopee壓制。
報告顯示,東南亞電商平均48%的網頁流量來自于消費者的直接訪問,也就是平臺自身被消費者記憶搜索至關重要,有C羅的助陣,Shopee在這點上明顯占了不小的便宜。
2.Lazada本地化落后?
如果說即時戰術上的失利是Lazada丟失流量桂冠的直接原因,那么Shopee在本地化上直擊Lazada痛點,就是其直追Lazada的根本原因。
報告顯示,超過90%的東南亞用戶使用移動端上網。
根據Shopee內部數據顯示,2019年Shopee的12億總訂單中,95%都來自移動端。
而Lazada跟Shopee在對待移動端的布局上,就可以看出明顯差距。
東南亞六國,在宗教人文等領域上存在著巨大差異,同一個產品,在六國中的熱搜關鍵詞甚至都不一樣。
為應對各國不同情況,Shopee在東南亞六國外加中國臺灣地區,總共推出七個獨立的APP,但是Lazada在東南亞卻只有一個APP,無法有效應對各國不同的情況。
這也是Shopee雖然起步比Lazada晚,卻能夠在移動端流量上跑贏的根本原因。
根據澎湃新聞信息顯示,阿里對Lazada實現了完全控股,而騰訊以34.3%間接控股Shopee母公司,相對Lazada而言,給予了Shopee更多的發揮空間,為其實現本地化提供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Shopee現任總裁馮陟旻,15歲在新加坡留學,原為Lazada高管,其無論是對Lazada的模式和架構、中國電商的打法、還是對東南亞本土化,都有深刻了解。
Shopee其他高管也都有類似留學新加坡的經歷,對于東南亞本土相較于Lazada更熟悉。這樣的一個團隊,無疑卻讓Shopee少走了很多彎路,并快速崛起,成為與Lazada掰手腕的強勁對手。
顯然,Lazada高層也意識到了,在本土化進程方面,Shopee已經走在前面了,因此,此番李純的上任,就是目標明確地沖著實現Lazada本土化運作而去的。
Lazada印尼,就是李純的練兵所。從目前來看,效果似乎可以。具體能否放大到東南亞六國,有待實踐檢驗。
4
長遠布局,不爭一時得失?
其實從阿里入主Lazada以來,其始終有著自己的步調,像極了張勇對阿里的規劃。
從阿里
1.物流方面:Lazada自創立伊始便自建物流,阿里收購后,得到菜鳥的“加持”。
目前Lazada在東南亞6國17城,至少布置了30個倉庫,并搭建了in-house,最后一英里配送中心。目前,Lazada80%訂單由倉配體系實現交付,in-house網絡覆蓋率高達70%。如今,Lazada的快遞可以送到東南亞6國的幾乎任何一個海島、漁村。
在皮爾·彭龍卸任之后,彭蕾曾表示,皮爾最大的功績,就在于完善了Lazada的物流配送體系。
2.支付方面:Lazada依托螞蟻金服的技術,打造Lazada電子錢包。2018年,馬來西亞雙12活動中有一半的消費者選擇用Lazada電子錢包支付。
同時,配合當地的消費習慣,Lazada還在東南亞建立了最大的貨到付款服務網絡。
3. 在戰略路線:Lazada在東南亞走高端品牌形象,而Shopee則走C店路線,突出產品價格優勢。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shopee的店鋪數有23萬,Lazada的店鋪數為14萬,Shopee的賣家數量是Lazada的1.5倍。
依托阿里巴巴數字技術,Lazada通過“Voyager”項目對平臺進行重構,擁有了世界級的電商平臺水平,并可以舉辦規模龐大的大型促銷活動能力。
如今,Lazada可深度參與每年的618、雙11、雙12等年度大促。去年雙11,Lazada在東南亞六國首次全面啟用直播帶貨,僅Lazada泰國直播總場次就超過1111場。
在疫情期間的4月份,通過LazLive直播產生的銷售環比就提升了45% 。
結語:阿里巴巴不再滿足于通過采購或者銷售的形式,進行電商出海,而是立足于本土,打造本地化電子生態。此次,李純擔任CEO,希望能夠改變“Lazada為阿里出海戰略黑洞”的現狀。
單從流量上來說,Shopee短時間內確實反超了Lazada,但是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Lazada未必會落后于Shopee,因為在深耕電商生態上,Shopee還有一段路要走。
根據谷歌和淡馬錫的最新報告, 2019年,東南亞 GMV 達到了382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1530億美元。
希望作為領頭羊的Lazada和Shopee都能夠走好。(跨境電商新媒體&服務連接平臺-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文末掃碼加入跨境精英交流群,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品牌文案策劃及全網推廣、電商培訓和孵化等服務,請聯系我們。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07-09
藍海億觀網2021-02-21
藍海億觀網2021-05-12
藍海億觀網2020-01-08
藍海億觀網2021-11-26
藍海億觀網2023-11-30
藍海億觀網2020-08-04
藍海億觀網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