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領取海量福利·看完別著急劃走哦~貨代公司從注冊到團隊解散,僅過4個月!涉及賣家貨物和運費總額卻高達近千萬!前債尚未還清,后腳立刻注冊新公司,“換個馬甲”繼續新一輪“割韭菜”!這近乎“玄幻”的故事,正真實地發生在賣家身上。10月21日,有”
文末領取海量福利 · 看完別著急劃走哦~
貨代公司從注冊到團隊解散,僅過4個月!
涉及賣家貨物和運費總額卻高達近千萬!
前債尚未還清,后腳立刻注冊新公司,“換個馬甲”繼續新一輪“割韭菜”!
這近乎“玄幻”的故事,正真實地發生在賣家身上。
10月21日,有賣家向《跨境電商第一線》爆料,稱其6月份,通過深圳市互*供應鏈有限公司代理運送一票貨物到歐洲,運費及貨物已經全部交付給了該貨代公司。
但是,到了8月份,負責跟賣家對接的業務員聲稱,公司股東撤資,貨柜費用和清關費用都尚未付清,業務團隊已被強制解散,該業務員也無法處理貨物。因此,他將賣家拉入了維權群,在群里看看股東如何處理還在路上的貨物。
賣家聽聞消息,宛如晴天霹靂。深圳市互*供應鏈有限公司是今年4月份才剛剛注冊的新公司,不曾想僅過4個月時間,就發生股東撤資的事情,這讓賣家對該公司的性質產生了疑問。進了維權群后,賣家才發現,受害者有20多人,將近30人,涉事貨物有三條柜,每柜價值約300萬元左右。而所涉及的受害者支付運費也超過60萬元。貨值+運費高達近千萬元。群里已有人報警,正在等待警方回復。群中有兩位疑似股東身份的負責人,一位劉姓負責人稱,三條柜其中一條已經到港清關了,另外一條預計10月初到港,最后一條也預計月中到港。所有貨物到港后,會被暫扣海外倉。該劉姓負責人已經在跟當地代理溝通,當地代理也表示,目前會正常處理貨物。除此之外,該劉姓負責人也透露了一個信息,目前他明面上占有公司股份40%,實際上只持股18%,公司財務要么走公賬,要么走財務私賬,他根本接觸不到資金。另一位名叫“威廉”的負責人,出面安撫群內的受害者,聲稱歐洲清關已經行動起來了,讓大家耐心等待,也不要為難他和劉姓負責人,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如今,受害賣家已經集體進入維權階段,尚未有進一步結果。但是,在維權期間,爆料賣家卻意外地發現,這家公司的幾位相關人士,已經入職另一家物流公司,甚至部分原本的業務員、財務人員成為了新股東。比如,與爆料者對接的業務員程謀婷,是新公司的股東。而這家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吳某桃,則是原公司的財務人員兼監事。爆料賣家懷疑,這家貨代公司可能是有預謀地進行“詐騙”,同一批人暗箱操作,輪流成立空殼公司,為真正的幕后受益者打掩護。貨代跑路,對賣家的傷害極大。近段時間已經發生多起貨代卷款跑路丑聞 。比如,前天,有賣家爆料稱深圳**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老板卷款近兩千萬跑路。早前,有受害者爆料稱,他與深圳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進行了一次合作,共計空運了兩批貨物,但是貨款一直從今年三月份拖到現在都沒有付。在多次與對方溝通無效后,只能是通過媒體進行曝光,但想要拿到貨款還是遙遙無期。近年來,跨境電商行業呈爆炸式發展,也衍生出許多以跨境物流為主體的企業,然而這種發展規模所帶來的光艷外表,自然掩蓋了不少行業丑聞、亂象。但是,隨著整個行業趨于飽和,內卷化嚴重的情況下,不管是上游賣家還是下游物流貨代,似乎都進入“死胡同”。之前,這些貨代公司可以通過低價來獲得更多訂單量,即使出現虧本,也可以埋頭繼續干,但瘋狂擴張的勢頭一旦停滯,那么卷款跑路、公司倒閉也就隨之到來。似乎,所有出口賣家對于貨代的關注點只在:價格和配送效率。“我目前接觸過的大部分賣家,談到貨代,只會去講價格和運送時間怎樣,而對于物流公司配送流程和配送渠道卻少有興趣。”一位物流人士稱。之前,許多卷款跑路的無良貨代,他們給賣家開出的運費都低于市場平均水平,有的甚至低的離譜。也不是說低價運費都是騙子,但這些騙子往往抓住賣家的“低價心理”,從而使得賣家一步一步走入深淵。一位亞馬遜賣家認為,如今貨代行業的亂象與跨境賣家有著很大關系,你即想要運費低時效快,有良心的會給你低價海派,沒良心的直接人去樓空,所以一分錢一分貨,不要一昧地追求便宜。眾所周知,由于缺乏監管,賣家通過司法程序對貨代公司進行起訴難度非常大,這也使得賣家在出現貨代跑路時,一直處于不利境地。對于亂象叢生的貨代行業,賣家如何將損失風險降到最低?公司方面,賣家在篩選一家貨代公司時,要通過天眼查或企查查APP,查詢該貨代公司規模如何,最重要的兩個點:注冊金額和公司員工數量。這樣操作主要是為了避免遇到一些只有三五個人的“小作坊”,因為從風險上來講,他們可以隨時卷款跑路。此外,賣家可以提前通過深圳貨代協會官網查詢貨代公司資質,也可以向貨代公司索要無船承運人、WCA等資質信息,從而確保這些基本信息齊全,不會第一時間就掉入坑中。貨代業務員本身就是一個重要點,甚至可以說是貨代公司排面,通過面談可以直觀了解到與你對接的業務員是否專業,公司規模到底如何,這對于風險把控有很大影響。需要強調的是,上述方法只能降低風險,而不能規避所有潛在風險。“目前,還有沒有天衣無縫的方法來幫助賣家在選擇貨代時避免遇到騙子,但是提前做好法律規避,對方就不敢用歪心思。”大信法務楊法律告訴《跨境電商第一線》。他還稱,提前做好法律規避,不僅可以降低糾紛風險,還可以在出現糾紛時提升自己的維權成功幾率,從而減少利益受損風險。短時間內,貨代行業接二連三的暴雷,對于缺乏風控的中小賣家來說,都是一個明顯的警告。(跨境電商第一線)在公眾號(藍海億觀網)后臺回復以下關鍵詞,領取相應福利
??亞馬遜申訴模板
回復關鍵詞【申訴】,限時免費下載產品侵權、ODR超標、新賬戶被封、跟賣投訴、變體解封等模板
??Shopee運營禮包
回復關鍵詞【Shopee】,限時免費下載Shopee新人運營大禮包
??行業報告下載回復關鍵詞【報告】,限時免費下載跨境電商行業深度報告??賣家社群回復關鍵詞【加群】,拉您入純賣家交流群,我們一起抱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