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1年06月22日 78
“近日,一條由TV新聞網拍攝的視頻引起了眾多跨境賣家的關注。在該視頻中,數百萬件從未售出或被客戶退回的存貨,被分類放入了標有“銷毀”的箱子,這”
近日,一條由TV新聞網拍攝的視頻引起了眾多跨境賣家的關注。在該視頻中,數百萬件從未售出或被客戶退回的存貨,被分類放入了標有“銷毀”的箱子,這些存貨即將面臨的是,由卡車運走并被傾倒在回收中心或垃圾填埋場。而這些產品,從未被售出或者被客戶退回,幾乎都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或者有需要的人。
每周12.4萬商品被銷毀
一份從鄧弗姆林倉庫內部流出的文件顯示,僅4月的一個星期就有超標12.4萬的物品被標記為“銷毀”,而同期,只有2.8萬件物品被標記為“捐贈”。而在某些特殊時期,每周被標記為“銷毀”的物品可多達20萬件。而這些被亞馬遜扔掉的商品,大部分是屬于賣家的。
亞馬遜定期銷毀庫存貨物的新聞,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爆出。早在2019年在英法記者的聯合調查中就有出現,小到未開封的口罩/尿不濕,大到電視/吸塵器風扇。而早在2019年,亞馬遜也曾表示他們會向慈善機構捐獻未使用過的商品。
亞馬遜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點,我們或許從亞馬遜的商業模式中可以尋找到答案。
亞馬遜平臺有三種發貨模式:FBA(Fullfillment By Amazon,亞馬遜物流)、第三方海外倉和自發貨。而這些被“銷毀”的商品,基本都屬于第一種發貨方式。
供應商選擇將他們的產品放在亞馬遜巨大的倉庫里,客戶下單后,亞馬遜倉庫直接發貨給客戶。
但是當商家的商品在亞馬遜賣不出去的時候,亞馬遜就會向他們收取一定的存儲費用,貨物在庫時間越長,這筆存儲費用就越高。超過半年或者一年時間,商品還沒有賣出,亞馬遜則會收取長期倉儲費。
很多網友對此事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聯想到了93年的“倒牛奶”時間與前段時間的“打投愛豆倒牛奶”,也有網友不斷地在艾特各種環保組織。
也有網友表示,有部分產品因為運輸和退換貨問題,造成不能二次銷售,這些商品地去路,大部分是被銷毀。如果不想銷毀,賣家也可以選擇移到合作的海外倉換標重新入倉,如轉運至東南亞/非洲等地,或者更換平臺銷售,但是這樣操作對于賣家買說性價比并不高。
據亞馬遜的發言人稱,ITV提到的垃圾填埋場也是一個回收中心,亞馬遜正在努力實現產品零處理的目標。(跨境電商新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5-01-23
藍海億觀網2024-10-17
藍海億觀網2020-04-21
藍海億觀網2021-10-12
藍海億觀網2021-06-06
藍海億觀網2021-09-24
藍海億觀網2019-09-18
藍海億觀網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