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0年06月10日 241
“美國近期的國內形勢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粥。“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發的全美抗議持續數日并蔓延至全球多個國家,與此同時美國的新冠疫情已導致11萬人”
美國近期的國內形勢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粥。“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發的全美抗議持續數日并蔓延至全球多個國家,與此同時美國的新冠疫情已導致11萬人死亡,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加之川普經常發表“驚人”的講話,徹底點燃了積怨已久的美國社會矛盾。
不過,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機構仍然不忘對中國出口企業和機構進行重點“關照”。近日,美國司法部和商務部,又連續放大招。有的中國企業被秋后算賬,面臨上千萬天價罰單,有的賣家被美國知名企業起訴,還有一批中國企業遭到了美國的嚴厲制裁……
因質量問題
美國向國內某口罩商索賠1060萬
近日,一張150萬美金(約合1060萬人民幣)的天價罰單引發了跨境電商口罩業的地震。
6月5日,美國司法部發布公告,宣布正式起訴中國口罩企業King Year Packaging and Printing Co. Ltd.(金年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簡稱King Year)。這家公司被指控在美國新冠疫情期間,生產并向美國出口了近50萬個虛假和有缺陷的N95口罩。
來源:美國司法部
這份起訴書上顯示:2020年4月6日到2020年4月21日,King Year公司生產了495,200個假冒偽劣N95口罩,并將這些有缺陷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該公司在其呼吸器的包裝上添加了NIOSH和FDA標識,而事實上,其呼吸器未經NIOSH批準,也未經過FDA批準或授權。另外,King Year的呼吸器上帶有“N95”字樣,但根據美國CDC的檢測結果,它們遠沒有達到最低95%的過濾標準。
美國司法部認為這是嚴重的欺騙包括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在內的美國消費者的行為,并使他們處于危險之中。而為了掩蓋其呼吸器質量低下的問題,King Year還對外散布了證明其真實性的虛假文件,并向FDA提交了欺詐性注冊聲明。
如果上述指控成立,King Year公司將面臨至少150萬美元(約合1060萬人民幣)的巨額罰款。據公開信息顯示,金年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香港成立,屬于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現狀為“仍注冊”。
此外,美國CDC在上個月還發布了一則名為《NPPTL Respirator Assessments to Support the COVID-19 Response》關于口罩檢測結果的通告。公布了一批有可能是假冒品牌或者質量不達標的口罩制造商名單,其中包括了安徽、北京、東莞、廣州、上海、中山等地的10多家中國企業。
來源:CDC
CDC通告查詢網址:
https://www.cdc.gov/niosh/npptl/respirators/testing/NonNIOSHresults.html
按目前的中美形勢,這些未達標的中國企業未來恐怕也有可能吃上官司。
另外提醒各位口罩賣家:從2020年7月1日起,中國將正式實施新的口罩標準GB 2626-2019,新標準對KN95型口罩在呼吸阻力、氣密性、實用性能、清洗和消毒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3M起訴亞馬遜賣家:
標價18倍 還賣假口罩
除了口罩生產企業,疫情期間售賣口罩等防疫產品的跨境賣家也要當心了!
據國會山6月9日報道,全球知名制造公司3M正在起訴亞馬遜的一個賣家。具體的原因是,該賣家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竟然以高于市價18倍的價格銷售該公司的N-95口罩。
網絡配圖
3M在周一向加州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中表示,賣家Mao Yu及其關聯公司在亞馬遜上以平均23.21美元一只的價格出售據稱是3M的口罩,而3M的N95口罩標價為1.25美元。3M稱,這位賣家出售的口罩實際是假冒的、有缺陷的,因此賣家對消費者構成了欺騙。3M的申訴要求Mao Yu立即停止非法活動并賠償金錢損失。
據亞馬遜和3M統計,賣家Mao Yu通過倒賣口罩向顧客收取了總計超過35萬美元(約245萬人民幣)的費用。目前,亞馬遜已經封停了賣家Mao Yu在平臺上的所有賬戶。
據報道,3M在最近幾個月內對存在價格欺詐、商標侵權或做虛假廣告的賣家提起十多起訴訟。迄今為止,3M已從世界各地的電商平臺上刪除了超過3000款假冒3M口罩的商品,4000多個虛假或欺騙性社交媒體帖子。
此外,亞馬遜負責客戶信任的副總裁達哈梅什·梅塔表示,亞馬遜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打擊哄價行為,刪除了50多萬份與大流行有關的必需品,并暫停了6000多個存在哄價行為的賣家。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前幾個月,大批中國賣家因違規售賣防疫品或違反“亞馬遜商城公平定價政策”,被亞馬遜封停賬號,凍結資金。
美國對33家中國機構實行嚴厲制裁
疫情居高不下,
據央視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針對上月22日所列出的33個中國企業、機構的限制措施,已于6月6日正式施行。
美國將這些中國企業或者機構列入“美國實體清單”,意味著進入名單的企業無法與美國有著任何商業交易。這些企業及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后,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
從美國這次公布的制裁清單可以看出,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了,除了過往重點打擊的安防、AI領域,還包括了機器人、紡織、零售、物流等。未來一段時間,對從事這些領域的企業來說,發展將會受到影響。
換個角度看,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也是忌憚于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對它的國際霸主地位造成威脅。未來,美國為了阻礙中國科技發展,可能還會有更多手段。
今天分享的這幾起事件,也是告訴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既要深耕供應鏈,重視產品質量,同時也要有法律意識,保護好自己,防止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外勢力找茬。(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19-11-25
藍海億觀網2022-09-13
藍海億觀網2021-01-21
藍海億觀網2020-11-30
藍海億觀網2022-08-23
藍海億觀網2020-12-13
藍海億觀網2022-07-22
藍海億觀網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