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0年05月05日 646
“近日,廈門市海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了一起盜竊客戶信息案。 員工在職期間,利用公司資源,牟取私利;離職后,挖走客戶,另立山頭,與公司分庭抗禮”
近日,廈門市海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了一起盜竊客戶信息案。
員工在職期間,利用公司資源,牟取私利;離職后,挖走客戶,另立山頭,與公司分庭抗禮。此類案例,經常發生,在外貿和跨境電商行業,也不例外。
1/外貿員工離職,帶走7家老客戶信息
洪某2012年入職威圣公司,擔任石材外貿員。2017年,仍在職的洪某以自然獨自人身份成立了帆拓公司。
2017年12月,洪某私下記錄并聯系了威圣公司7家客戶,并給顧客發郵件,承諾自己的新公司將以更低的價格,供應更好的石材 。
2018年1月,洪某從威圣公司離職,并于1月到4月,以帆拓公司名義與洪某記錄下的7家客戶中的4家進行了石材交易,經營額46.96萬元。
2/老東家舉報,被處6.9萬元罰款
威圣公司察覺到帆拓公司的異常舉動,向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了該情況。
辦案人員通過對威圣公司電腦進行排查,找到洪某給這7家海外客戶寫的電子郵件,內容詳細記錄了洪某對這些客戶的承諾,提及將以帆拓公司名義跟客戶交易。以此確認了洪某的主觀動機。
事實上,帆拓公司確實也與郵件中涉及到的四家海外公司有交易行為。以此確認了帆拓公司的行為事實。洪某及其公司帆拓公司確定是本案的適格當事人,其行為侵犯了商業秘密擁有者威圣公司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構成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經過辦案人員的勸解,帆拓公司主動為權利人威圣公司挽回客戶,登報道歉,并協議賠償損失。
鑒于帆拓公司事后具有諸多從輕處罰情節,市場監督管理局最終決定從輕處罰,判處罰款6.9萬元。
近兩年的搜證、裁決,這起源于2018年的商業機密侵權案件,終于在2020年3月下旬結案。
3/跨境電商行業,屢現類似現象
2019年9月,某跨境電商初創公司老板反饋,發現員工利用公司測評資源賺外快,對此該老板十分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把控好一直以來積累的測評資源。既擔心員工忙著賺外快對公司店鋪不上心,又擔心員工離職會帶走好不容易積累的測評資源。
無獨有偶,另有亞馬遜公司發現在職員工自己在外面開店,邊領工資邊跟公司競爭。更令人惱火的是,有部分離職員工成為競爭對手之后,整個店鋪產品直接copy原公司的,一件新品都不開發。
對于上述兩位老板的情況,藍海億觀網采訪了跨境電商從業者H龜,H龜表示,這種情況這幾年在跨境電商行業屢見不鮮,跨境電商老板極力剝削員工勞動成果,員工一門心思想著自己創業。許多公司都存在老板與員工貌合神離的現象。
大多數跨境電商從業者對這樣的現象習以為常,但上述帆拓公司與威圣公司的案例,卻是實實在在地給從業者們提了個醒:部分員工的行為,很可能是在玩火,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法律糾紛中。
4/跨境員工離職,什么不能帶走?
針對跨境電商員工離職,哪些資源能帶走,哪些資源不能帶走,藍海億觀網咨詢了前廈門市特房集團法務人員廖先生,廖先生認為,跨境電商員工離職帶走原公司資源,如果涉嫌違法,主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依據(文末附上與本文相關之法條)。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涉及到員工帶走公司資源的規定,主要又集中在涉嫌侵犯他人商業機密上。其中第九條規定經營者(包括員工)不得竊取、泄露權利人的商業機密;違反保密協議泄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機密。
對于商業機密的范圍,該條款規定為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廖先生表示,正常情況下像專利技術、商標等,即便沒有簽署保密協議也在法條保護范圍內,只要明確員工泄露或不正當使用這些資源,公司就能夠起訴。
而客戶信息在本法條保護中,但需要“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是需要簽署保密協議的。另外,針對像刷單資源這種情況,廖先生認為,只要公司覺得其具有商業價值,并且不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違背,公司就可以納入保密協議中加以保護。
但對于一種情況,廖先生認為是例外,暨部分員工在入職的時候是“帶資源入職”,離職的時候,員工入職前自帶的資源正常情況下是可以帶走的,公司無權要求員工留下這部分資源。但考慮到實際取證難度和操作難度,廖先生建議這樣的員工在跟公司簽訂保密協議的時候,可以將該情況作為補充條款。
這么一計算,其實許多跨境電商公司員工離職的時候帶走資源的行為,都有違法風險。公司專利技術(包括外觀專利)、刷單資源、店鋪信息,如果有簽訂保密協議,這些都可能被納入其中。
上文提到的員工利用公司刷單資源賺外快的事情,如果雙方勞動合同中有相關保密協議,那么該員工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了,更遑論帶走資源,給公司帶來實際的經濟損失。
5/玩火的代價,可能很嚴重
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一旦確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賠償金額按照權利人被侵權所遭受的損失確定;實際損失無法計算(比如客戶被帶走),則以侵權人在侵權過程中所獲得的的利益確定。如本文中的帆拓公司,按照規定應該至少賠償威圣公司46.96萬元。
惡意侵權情節嚴重者,可以按照上述規定計算方法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賠償數額確定。同時,賠償數額還應包括經營者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侵犯他人商業機密的,除如上述賠償相應損失之外,還會被處以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五十萬以上,三百萬以下罰款。
更致命的是,如果侵權者的侵權行為已經構成犯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大多數跨境電商企業員工來說,且不論是否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就算是上述的賠償數額和罰款金額,或許就是一個員工幾年積蓄。這個代價,就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6/員工該怎么避免違法?企業又該怎么維護權益?
其實對于員工來說,在某個跨境電商公司做久了,最大的收獲應該是一身的本事。練好所需技能,這是你可以帶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懂積累測評資源就去磨煉,不懂推廣就去學習等等。除非公司與你簽訂了競業協議,否則技術這東西誰都無法阻止你使用。
但涉及到公司的資源,最好還是別去碰,一碰,難免出問題。
而對于企業來說,帆拓公司與威圣公司的案件一拖快兩年,其實也存在取證難、訴訟操作難度大等問題。如果沒有事先簽訂協議,許多侵權行為是無法定性的,比如客戶信息、聯系方式等是否屬于商業機密,很難界定,要界定其商業價值,界定因該客戶流失造成的損失等來確定對方是否構成侵權。
所以,藍海億觀網建議,如果是公司原有的,具備商業價值,或者公司認為具備商業價值,并與法律法規不違背的資源,還請添加到保密協議中。如,客戶信息。
7/企業如何處理好與員工的關系?
很大一部分跨境電商公司與員工的關系非常緊張,甚至處在對立面上。究其根本,除了雙方的利益問題外,更多的是公司或多或少在剝削和壓迫員工。想要緩解和員工的關系,需要企業領導者有較為系統的管理思維。
此前,藍海億觀網已有文章闡述企業與員工如何相處,對員工如何取舍和管理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往期文章看看。這里再補充一些較為新鮮的細節。
有不少公司都向往華為的“狼性文化”,認為要培養員工的“狼性”,就要加班加點。
稍微有點覺悟的企業,則認為只要錢給夠了,加班加點不是問題。
但據某華為離職員工透露,其實華為的“狼性文化”講究的不是簡單的“狠”,也不是給肉吃又給鞭子就行的。而是“服從與協作”的精神。
該員工舉了個例子,新入職不久,就遇到了要通宵趕出方案的事件。部門領導一個電話,將還在睡夢中的他叫醒,第一句話就是我在辦公室等你們。
該員工覺得,既然領導都帶頭到辦公室了,他也不好不去。
人到齊,領導開會宣布任務,有人認為工作量太大,需要協調的部門太多,根本無法完成。但領導直接說,必須完成。所有人做好本分的事情,遇到難題我來解決。
于是,整個部門的人都動了起來,領導負責跟其他部門協調,解決遇到的難題,部門員工則做好自己的工作。終于在第二天六點完成了方案。
這時,領導讓大家回去休息,下午兩點再上班。當然,加班是算加班費的。
而其他部門對于領導的“深夜打擾”也沒有怨言,因為誰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需要他們部門深夜配合工作。
頭狼帶領,群狼協作,狼群之間又互相幫忙。該華為員工認為,這才是華為“狼性文化”的核心。因此,即便員工離職之后,對于華為的“狼性文化”也是多有贊賞。
“狼性”的背后,其實是對人性的深刻認知和管理。類似的故事和理論還有很多,希望企業在理解“狼性文化”的時候,不要僅僅停留在表面。否則,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公司與員工其實互為明鏡,員工的聲音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公司的管理水平,而公司的待遇也間接體現著員工的能力。
希望無論是公司還是員工都能給自己找準定位,即便哪天不得不離開,也請好聚好散。要知道,你否定的不僅僅只是對方,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跨境電商新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掃碼加入亞馬遜運營交流群,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電商培訓和孵化、賬號申訴、類目審核,請聯系我們。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內容。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請聯系我們授權。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09-14
藍海億觀網2021-03-24
藍海億觀網2023-01-06
藍海億觀網2020-06-08
藍海億觀網2021-06-09
藍海億觀網2019-12-25
藍海億觀網2020-09-28
藍海億觀網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