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周末被棄置30000件商品
許多亞馬遜賣家吃過庫存棄置的虧。
近日,一位賣家正在度周末之際,亞馬遜悄悄創建棄置訂單,將其30000件庫存“棄置”了。
圖源/知無不言
該賣家頓時血壓大增,拼命點“取消”按鈕,最終取消成功了6000多個。
然而,賣家一邊點“取消”,亞馬遜卻在不停“棄置”,剛開始3000多件,很快又增長到5000多件。咨詢亞馬遜客戶后獲知,即便賣家點了“取消”按鈕,表面上是已經“取消”了,但實質上無法取消——該棄置的依然會棄置。
該賣家所有產品一直都是正常銷售。然而,在今年大年初二那天,一款產品被投訴侵權了,約有三萬件庫存一直被亞馬遜“預留”。賣家找服務商申訴,一直到上周四,申訴終于成功,變成“不可售”狀態。賣家很高興,準備放棄該產品鏈接(listing),并將該庫存移出。
“鏈接回不來也罷,庫存回來了也好”這是該賣家僅存的希望。
然而,這一僅存的希望破滅了。這批庫存將被亞馬遜移除,是“不可逆”的,也不會進行賠償(亞馬遜客服人員稱沒有賠償政策)。
這不是個例。
有一位賣家近2000件商品也曾被亞馬遜自動棄置,損失高達20萬。
該賣家的一條listing被投訴后,顯示不可售,時間持續了一個月。在此過程中,賣家一直在申訴。亞馬遜客服回復稱,listing已恢復,不需要移除庫存。
當賣家長吁一口氣之時,事情出現變化。從個夜晚開始,亞馬遜開始自動棄置庫存。剛開始40個,接著70個,速度越來越快,最終被棄置了1700件,很快2000件就要被清光了。在此期間,反復咨詢客服,開了無數個case,但都得到回復稱,不可取消移除訂單。
在此期間,取消按鈕是灰色的,無法點擊。
在庫存棄置方面,有許多賣家和運營人員都踩過坑,甚至一些人為此不得不向公司“賠償”,以承擔棄置的損失。
一位亞馬遜運營人員負責一款汽車配件。然而,由于這款車被召回,導致該配件就沒法銷售,被亞馬遜判定為“不可售”產品。
對于“不可售”的商品,亞馬遜一般會給出30天的移除時間。然而,該運營人員心有不甘,一直在申訴,希望能夠將產品變成“可售”。
剛好這個期間,更有經驗的運營主管休假了。該運營人員在線上和主管以及公司管理層商量該如何解決問題。
然而,該運營人員忽略了“不可售的商品若30天內不移除將會被自動棄置”的政策,一心只顧申訴,而不知30天的移除期到了。
最終,亞馬遜直接棄置了該產品,這等于該批庫存就被白白扔掉了,公司承受了損失。
公司老板認為,是因該運人員的疏忽而導致損失,因此,要求該運營人員承擔80%的損失,主管也有連帶責任,承擔5%,而產品開發人員也要承擔15%——對該汽車召回沒有預判或未發現該汽車召回。
以上的棄置案例中,賣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或者過失。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被自動棄置,亞馬遜不予賠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不過,有時亞馬遜也會錯誤地棄置賣家的庫存,此時,賣家可以向亞馬遜索賠。
一位賣家在未得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1000多個庫存商品被創建了棄置訂單。賣家多次開case詢問“商品恢復的進度”,一個月后,亞馬遜才告知,這批貨物已經棄置完畢。
于是,該賣家啟動了歷時3個月的漫長申訴。最終,該賣家成功拿回22萬元的庫存賠償。
毫無疑問,該賣家是幸運的。
02
亞馬遜的“棄置”有些“雞賊”
亞馬遜棄置有許多“天坑”。
一些被賣家主動棄置的商品,亞馬遜并沒有老老實實去“扔掉”或銷毀,而是自己回收并進行二次銷售。
一位賣家的某款產品被顧客購買后,退了回來,理由是零件缺少,無法組裝。于是,亞馬遜提示該款產品有瑕疵,要求賣家處理。
由于該款產品即將斷貨的,賣家不想再銷售,因此,一直不進行處理,過了30天后,任由亞馬遜自動棄置了。
然而,一段時間后,有顧客找上門來,聲稱購買了該賣家的產品,但是缺少零部件,無法組裝。
賣家在后臺查詢后,發現根本沒有該訂單,但該商品確實是賣家所售的,賣家一眼認得。
隨后,顧客給出了訂單信息顯示,原來該款商品是由一個叫“Amazon Services LLCd ”店鋪銷售的。
事情終于搞明白:亞馬遜“棄置”了賣家之前的商品之后,并沒有銷毀或者扔掉該商品,而又再次通過自己的“Amazon.com Services LLCd ”進行銷售。原來賣家的售價是60美元,亞馬遜的售價是30美元,因此,吸引了顧客下單。
令賣家無法理解的是,明明客戶退回商品是因為缺少零件,可亞馬遜“棄置”后,依舊賣給顧客,導致顧客找上門來,還可能給差評。
這一做法,實在有些不地道,吃相比較難看。
類似的實例還有不少。
一位賣家發現,自己的某款商品有人跟賣,點進去一看,原來是亞馬遜自己跟賣,賣的是二手有瑕疵的貨。
原來,賣家選擇了棄置某款商品之后,亞馬遜可能覺得還能搶救一下,以二手商品的形式出售,售價只需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
賣家棄置商品,結果被亞馬遜用來跟賣自己了,實在難以接受。
因此,該賣家吸取了經驗教訓:對于不可售商品,一律退回到自己的退貨地址,一點都不要留給亞馬遜。
因此,該賣家建議,把“允許亞馬遜購買”或“重新包裝”勾選全部去掉,也不要讓亞馬遜回收殘次品,亞馬遜只會竭盡所能的榨取剩余價值,最后鍋都是賣家背。
找亞馬遜索賠,一般很難找證據,因為這些條款的解釋權也歸亞馬遜。因此,建議將所有選項關掉,退回自己的額海外倉處理二手貨,或者銷毀,不給雞賊的亞馬遜任何機會。
03
亞馬遜“棄置”的商品去了哪里?
除了上文中部分被亞馬遜再利用之外,亞馬遜真的將棄置商品扔掉了。
英國ITV News曾調查發現,亞馬遜英國站倉庫每年銷毀大量商品。
在亞馬遜英國站鄧弗姆林倉庫,ITV臥底偷偷拍攝了視頻。視頻顯示,倉庫內有一個“銷毀區”,放著大量標有“銷毀”字樣的箱子,里面裝著大量商品。這些商品都是新的。不僅有珠寶、首飾、書籍,還有很多電子產品,如戴森風扇、胡佛電動吸塵器、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吹風機等,也能看到MacBook、iPad等高價值蘋果產品。
據一位亞馬遜前員工反饋,這些產品,大約一半是買家退貨,一半是積壓庫存。
未售出的產品,是全新未開封的,即使是退貨產品,產品基本上也是完好的,可以正常使用。
這些產品被直接扔進垃圾箱,然后傾倒在回收中心,甚至直接扔到垃圾填埋場。
有時候,一周銷毀的商品庫存可以達到20萬件。亞馬遜前員工表示,公司曾經給他們設定了目標,要求員工一周要銷毀13萬件產品。(數據源:ITV)
不過,亞馬遜否認了ITV News所謂的“垃圾填埋場”,并稱視頻中拍到的那個地方,實際上是一個回收站。
亞馬遜在聲明中明確表示,對于倉庫中未售出的產品,首要的處理方式是轉售、捐贈給慈善組織和機構,或者是回收,只有不到1%的產品會用于焚燒發電。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其他倉庫積壓庫存被直接填埋,或者被填埋、焚燒的做法,亞馬遜并沒有明確否認。
亞馬遜在英國一共有24個倉庫。如此一計算,亞馬遜僅在英國地區,每年銷毀的商品數量,隨便就有數百萬件。
2018年,法國一家電視臺發現,亞馬遜當地倉庫銷毀了重量超過300萬磅的積壓庫存產品,這些產品,有幾十歐元的爆米花機、一百多歐的樂高盒子,也有幾百歐的電視機。
結語:亞馬遜回收了部分“棄置”商品再次銷售之外,也“棄置”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億觀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