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一级毛片免费视,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片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片,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亞馬遜大賣被封后換“馬甲”被美媒舉報,品牌連坐致全球新舊店被封

藍海億觀網2021年07月30日 357

新店被“已故"店鋪奉連封號

近日,被封號的大賣家又了新動作。

據美媒The Verge報道,50億級大賣家帕拓遜主品牌 Mpow被禁售之后,找到了一個“曲線救己”的方法,注冊了一個擦邊球商標“xMpow MFly”,然后繼續出售Mpow的無線藍牙耳機。

另一個3C大賣家也疑似采取了同樣的方法。其品牌被亞馬遜禁售后,該大賣家在另一品牌“Key Series ”下,銷售其被禁主品牌原售的幾套產品,并將品牌名印在EP-N7耳機的充電盒上。

(Key Series產品在亞馬遜上的截圖)

不過該媒體指出,Key Series有可能已獲得該大賣家品牌的授權,以一個經銷商的名義在出售其產品。

不過,在Key Series官網上并未提及該大賣家的名字,而是提到了一家名叫Primtech的英國公司。

事實上,這樣做的賣家不在少數, 改換了品牌的名稱后,繼續“新瓶裝舊酒”,出售被封的品牌原有庫存。

上周有消息稱,大賣家們的品牌似乎被亞馬遜恢復了。

然而,有不少大賣家出來辟謠稱“仍未恢復”。

對此,有業內人士反饋,所謂的“恢復”,只不過是這些被封號的賣家們,將產品召回到自發貨倉庫中,然后注冊一個新的TM商標,重新創建一個listing接著賣。

(賣家聊天截圖)

比如,在原本備案的品牌后面加一個“home”,出售的仍是原品牌的庫存。

大賣家為何這么做呢?

這是因為,大賣家們在亞馬遜上的品牌,不再是一個商標符號,而是一個可以帶來大把現金的東西。  

比如,一個銷售藍牙耳機的大賣家,在亞馬遜做出“品牌效應”后,許多買家會搜索“藍牙耳機(大搜索詞)+品牌詞”,迅速找到商品鏈接并直接下單。

這意味著自然流量、高利潤的訂單,以及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因此,這次封號之后,最讓大賣家痛心的不是年營收幾十億的店鋪被關了,而是品牌被廢了,不能繼續享受那種“大搜索詞+品牌詞”的自然流量蛋糕了。

為此,這些被封號的大賣家,想出了用“曲線救己”的方式,繼續分食這一蛋糕。

然而,這種“偷梁換柱”的做法,亞馬遜是否支持?還是嚴厲打擊?

我們從帕拓遜這一行為的結局,看到了亞馬遜的態度。xMpow MFly品牌在上架幾天后,很快就下架了。

這是因為,美國媒體盯上了這些被封號的大賣家和品牌,一有風吹草動,就向亞馬遜報告。

由此可見,即便亞馬遜想網開一面,其操作空間也很小了。預計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中國賣家將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一舉一動被歐美人拿著放大鏡去盯著。

實際上,這種擦邊球的方式,其實有很大的風險。

亞馬遜對已經封號的品牌,已經進行了事實上的“連坐”處罰。

近日, 一位深圳賣家的店鋪,在此次大封號中被波及封號。為了繼續經營,該賣家撤銷了該店鋪的品牌,然后備案到新開的店鋪中。

然而,兩個新授權的店鋪跟“已故”店鋪產生了關聯,最終被封號了。

(賣家回復信息截圖)

據業內分析人士稱,目前來看,如果刷單被第二次抓到,被判為“二刷”,基本會被封掉品牌。且不是普通的封禁,而是一種“全球連坐”。

即一旦一個品牌在北美站被封了,那么,該品牌授權的全球其他站點的店鋪,全部會被“連坐”而封掉。

另外一種情況是,該品牌下的北美店鋪被封了,其授權的其他店鋪里的相關鏈接會被刪除,不過,店鋪可能還能繼續銷售其他授權品牌的商品。

一位賣家就遇到這一情況。該賣家的北美站店鋪因“二次刷單”被刪除了品牌,其歐洲站也使用相同品牌,全部被“連坐”,一共6個店鋪被封。

大賣家品牌可能被很多買家“拉黑”了,因為歐美人有品牌“潔癖”

此番亞馬遜大封號,對這些大賣家來說,打擊是顯而易見的。即便賣家想要通過“迂回戰術”,效果可能也不會太理想。

一方面,是上述提到的,媒體和亞馬遜現在,都緊盯著這些大品牌,大品牌不敢輕舉妄動。

另一方面,由于涉及“操控評論”,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這將會導致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下滑。

美國機構愛德曼公司的調查顯示,2020年,美國消費者中40%表示,如果品牌背后的公司讓消費者失去了信任,那么他們不論多喜歡這個品牌,都不會再購買其產品。

這其中,31%的低收入者會明確拒絕,而中等收入者明確拒絕的比例達到了40%,高收入者拒絕再購買已經失去信任的品牌產品比例高達50%。

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對于低收入者而言,一個物美價廉的品牌可替代品牌比較少的緣故。而對于高收入者來說,可選擇性比低收入者要高得多。

這就意味著,一旦某個品牌“失信”于消費者,那么對其未來的銷售情況會產生重大影響。

對于亞馬遜上這些大賣家的品來說,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因為他們很可能已經被一些原本忠實的粉絲“拉黑”了。

美國消費者除非只想買一個可以用的貨物,它可能不會有太高的要求。但如果他們想買一個“品牌產品”,就會對其提出很多“產品之外的要求”,當然,它愿意為此支付溢價。

比如企業對人類健康的關注、對人權的關注、是否擁有變革的能力、是否存在種族歧視等。

如果企業在這些大問題上做出正確的反饋,他們更愿意購買這些企業的產品,且愿意掏更多錢。

很顯然,“操控評論”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并不在“正確的決策”范圍內,相反,是一個錯誤的決策。被打上“操控評論”標簽的品牌,在亞馬遜上,乃至整個美國市場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

相反,如果消費者對某個品牌產生了信任感,那么61%的人會自動為品牌“打廣告”,包括推薦給其他人、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展示該品牌的產品、在社交媒體上談論該品牌等。

有57%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其商品或服務,即便這個品牌的產品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樣便宜。

最重要的一點是,43%的受訪者表示,一旦他們對某個品牌產生信任之后,會保持一定的忠誠度,即便該品牌在某些事情上犯了錯,這些消費者也愿意繼續信任這個品牌。

只是對于“在某些事情上犯錯”的界定,是否適用于品牌涉嫌“操縱評論”這種違反誠信的事情,無法確定。

但是,從側面來說,一個品牌一旦打造起來,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那么這個品牌在扛風險能力上明顯要高于還不成熟的品牌。

畢竟,還是有不少消費者足夠寬容,能容許品牌在非原則性的事情上偶爾“犯糊涂”。

亞馬遜賣家融資9.7億美元,

事實上,亞馬遜上的店鋪品牌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追捧。

據Marketplace Puls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亞馬遜上的賣家累積獲得約9.7億美元的融資。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其中,不少財團都在收購亞馬遜上面有潛力的品牌。其中包括Perch、Thrasio、Razor、Seller X等財團。

像Thrasio、德國的BBG等收購財團,更愿意將目光放在中國賣家的品牌上。

亞馬遜店鋪中介公司Quite Light介紹,2020年財團收購一個亞馬遜品牌,大概要花費300萬美元左右。到了如今,300萬美元已經無法收購到優質的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品牌了,至少要500萬美元起。

足見如今亞馬遜上的第三方品牌越來越值錢。

●頭部品牌集中效應,越靠前越值錢,前50萬名賣家,評論數5100萬

在亞馬遜上,如今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頭部集中效應。

2020年,亞馬遜前852名賣家,貢獻了10%的GMV,前3925名賣家貢獻了20%的GMV,當比例達到50%的時候,需要前38785名賣家。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貢獻90%的GMV,是前36.77萬名賣家,但是貢獻100%GMV的賣家總數高達167.09萬。

也就是說,尾部的130.03萬名賣家,占據了亞馬遜賣家總數量的78%,但貢獻的GMV僅僅只有10%,這就相當于,對亞馬遜來說,這最后的130多萬賣家店鋪,如果全部砍掉,也無法動搖亞馬遜的根基。

現在是否明白了,為何亞馬遜對賣家店鋪說封就封了嗎?頭部賣家貢獻的海量GMV,就是亞馬遜對尾部78%的賣家敢于“痛下殺手”的底氣。

側面也證明,賣家品牌越往頭部靠攏,品牌的價值也越高。

而在這些頭部賣家當中,中國賣家的占比正在逐年增長。

2020年,亞馬遜上有50萬名賣家店鋪,收到了累積超過5100萬條評論,截至12月,這50萬名賣家當中,中國賣家數量占比42.3%,僅次于美國賣家的52%。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排名越靠前的品牌,亞馬遜也越關照。

2015年排名前1萬的賣家當中,活躍三年以上的賣家,平均占比在84%左右。活躍兩年的賣家占比89%,而至少活躍一年的賣家,占比高達95%以上。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BBG中國收購業務負責人徐先生也曾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com》介紹過,品牌的review數量、總體評分、是否處于頭部壟斷地位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品牌價值的評估產生影響。

這也就意味著,品牌越往頭部靠攏,估值也會越高。

深圳資深亞馬遜賣家Lee則介紹道,真正優質的亞馬遜品牌,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無論是評論數還是Best Seller數量。

“短時間內沖擊上評論,沖刺BSR,看上去是一條快速收益的捷徑。但實際上品牌缺乏時間的積累,是十分脆弱的?!?/p>

因此,那些長年“霸榜”的頭部賣家很少出現掉隊的情況,但那些剛開始表現就十分強勁的賣家品牌,往往會后勁不足。要么被平臺“重點關照”,要么流量、轉化率達到一波高峰之后,就會迅速下滑。

總體而言,如今的亞馬遜上,真正用心做的品牌,價值要遠遠高于店鋪本身。而只注重店鋪效益,不顧慮品牌影響的店鋪,必然也不會被資本看重。

回到最初的問題,在大封殺的背景下,究竟是亞馬遜店鋪更值錢,還是品牌更值錢?你是否已有答案?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文/藍海億觀網)

版權說明:藍海億觀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不得用于商業活動。如當前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申訴處理。

分享至: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1條)

簡介:跨境電商門戶型新媒體及生態服務平臺,滾動報道跨境電商最新資訊,分享行業動態、運營技巧,構建跨境電商行業互聯網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