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19年08月14日 264
“跨境電商賣家與工廠的關系頗為微妙。 工廠期望賣家大賣,然后源源不斷供貨,賣家希望工廠保持克制,對下游拿貨賣家的數量、價格乃至惡性競爭行為進行”
跨境電商賣家與工廠的關系頗為微妙。 工廠期望賣家大賣,然后源源不斷供貨,賣家希望工廠保持克制,對下游拿貨賣家的數量、價格乃至惡性競爭行為進行有效管控,以實現最大化的雙贏。然而,現實情況往往是,工廠一貨供全球,不僅跨平臺供給亞馬遜、eBay的賣家,且同一平臺許多賣家一同拿貨,最終導致一個原本頗有賺錢潛力的新產品, 很快結束生命周期,落得個無利可圖、無人代理的局面。
跨境電商賣家與供貨工廠之間,如何兼容協調,在理性克制下,實現雙贏局面?藍海億觀網采訪了一些賣家和工廠主,分享一下他們的故事和觀點。
一個好產品的“全軍覆沒”
廈門亞馬遜賣家Latte向藍海億觀網透露,曾向一個供貨廠商拿到了一款頗有特色的3C產品。廠商之前未向跨境電商供貨,憑著剛切入行業的熱情,表示愿意全力扶持Latte將該款產品在亞馬遜上做起來。 Latte和伙伴們也很爭氣,產品很快就做起來了。
廠商見到有利可圖,于是開始廣泛地在中小賣家兜售該產品,很快,從該工廠拿貨的賣家一下子多了起來,但同工廠對賣家們售價無法進行有效管控,于是,在亞馬遜平臺上,該產品的競爭一下子激烈了起來。Latte原本對產品售價十分堅持,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也不得不降價,利潤微薄之下,實在支撐下去,就不得不放棄了該產品。
其后,該產品的命運很明顯,由于過度不良競爭,價格戰激烈,許多小賣家承受不住壓力,紛紛放棄了該產品在亞馬遜上的銷售。如今廠家還在生產該產品,但海外市場基本全軍覆沒,只剩下國內市場勉強支撐。
從廠商的本意來說,我們相信他也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初衷也許只是想擴大銷量,想要賺錢罷了。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只能說這個工廠,目光未免有些太短淺了,看不到更長遠的發展線路。
這種事在跨境圈里,還真不是什么新鮮事。
賣家怎樣預防工廠的“作妖”?
從賣家角度來說,能夠找到一家提供產品的工廠,擁有穩定的貨源,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有穩定的貨源提供,能夠讓賣家在品牌備案、防止跟賣、做好listing排名上取得先天優勢。一般情況下,賣家跟工廠的關系都不會太差。
但如同Latte遇到的這種情況看似哭笑不得,其實應該有不少賣家都遇到過。畢竟工廠方面想要做的,就是擴大訂單量,增加利潤。但作為賣家,怎樣才能較為有效地預防類似情況發生?藍海億觀網采訪了廣州資深賣家Bob,他給出了幾條建議:
Bob認為,無論怎樣,工廠都不愿意自己的產品市場被攪亂,因此賣家只要跟工廠好好溝通,提前打好預防針,在代理賣家的數量和賣家售價等方面,建立一個有效的控制體系,避免陷入惡性競爭的局面。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工廠主目光相對短淺的情況,希望“東食西宿”,占盡便宜。這個時候,賣家最好也能掌握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武器。
2.自主設計產品外觀,并申請外觀專利
自主設計產品外觀,并申請專利,能夠杜絕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跟賣,并做到產品差異化。
“自主設計外觀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別人很難跟賣你的產品。一般專利申請審核時間美國為14個月左右,但從你提交申請開始,產品外觀專利就受到保護,其他人賣相似產品就會構成侵權。”Bob說,當然,美國申請外觀專利費用也相對較高,一般在兩萬人民幣左右的價格。Bob認為,對真正有“野心”的賣家來說,這個費用還真不是很貴。
相較于申請專利的費用,Bob認為,反倒是產品外觀設計會有一定的風險,需要根據當地人的審美大趨勢的數據進行相關研究,不能僅憑自己空想,否則產品外觀不受歡迎,很容易造成滯銷。
盡管如此,Bob還是鼓勵賣家朋友們,行有余力多研究研究產品外觀,主動設計自家品牌的產品外觀。除了能夠預防跟賣,預防市場同質產品泛濫,也能夠提高品牌的辨識度,讓消費者更容易記住你的品牌。
3.A+B備選方案
一個產品賣得好的時候,就要開始著手下一個產品的開發,這跟711便利店領導人柳井正的的經營理念一致。與此同時,盡量找不同的工廠做下一個產品,不要將寶全部押在一個工廠之上。工廠關系再好,畢竟不是自己的。當工廠生存需要時,打破之前的同盟關系,也在所難免。,
跨境行業工廠如何自處?
工廠在整個跨境行業的最上游,掌握著產品的生產技術,按理說只要能夠把控好產能和輸出量,想要活得滋潤點完全沒有問題。
那么作為整個行業的供貨端,工廠應該怎樣避免如上述工廠那樣把自己的市場份額玩死呢?
1.杜絕“一女嫁二夫”
浙江賣家胡先生認為,從源頭上,供應商就要高度重視,同一平臺就盡量不要賣給二位賣家,一女嫁二夫就會埋下隱患。
工廠與賣家要深度合作,不是口頭的,而在于思想,在于決心,在于真誠,合作不是相互利用,而是相互支持與成長,從一開始就要求提供差異化產品給賣家。
在這樣的心態下與賣家合作,工廠才能發展得更持久。
2.把控好產品價格區間
深圳某產品制造商Ken則認為,作為一個產品供應商,需要對供應的產品有一個價格區間的把控,這需要供應商跟賣家之間簽署協議。
“其實國外很多大品牌都會對代理商的售價進行規定,一方面能夠確保品牌定位不受市場影響,另一方面也能盡可能地杜絕惡性競爭,搞垮品牌名聲。”Ken說,對于最低售價和最高售價的規定,很多賣家會覺得接受不了,但這是保證產品長遠發展的重要手段,擁有長遠目光的供貨商都會這樣做。
亞馬遜平臺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早已進入到精品時代,無論對賣家或者對工廠來說,其實都在考驗各自對選品的重視程度,正如胡先生接受采訪時說的那樣:
“跨境電商發展到這個階段,特別是亞馬遜這個平臺,每個SKU就像是一個嬰兒,我們要投入精力,細心呵護讓其慢慢成長。所以我更希望大家多研究自己內在的優勢,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特有的產品,而不是盲目跟隨別人的產品。現在賺錢的機會不多,好平臺不多,擺正心態,珍惜擁有的。”
亞馬遜這條路還非常長,但留給每一位賣家和每一個工廠的機會,也越來越窄。還望各位做好自己,切勿走上惡性競爭的歧途。雖然道阻且長,但對每一位參與者來說,路就在這,且行且珍惜。(文/藍海億觀網 Kebyn) 更多內容,請在各渠道搜索“藍海億觀網”,關注并訪問“我們”。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1-04-08
藍海億觀網2021-03-04
藍海億觀網2022-01-16
藍海億觀網2021-03-09
藍海億觀網2020-11-20
藍海億觀網2023-11-28
藍海億觀網2021-07-05
藍海億觀網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