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殼,在跨境電商行業中,早已是“血海”一片。
但凡有新手賣家詢問手機殼是否能做,都會被其他賣家“好心勸退”。
但是,在這些品類中,也走出了一些大賣家。比如專門做“手機殼生意”的杰美特,就是一家已經上市的大賣家。
不過,近期杰美特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卻讓人不得不再次審視這個類目的前景。
杰美特2021年預計營收約7.2-7.4億元,盈利2400-3100萬元。
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400-800萬元!
杰美特是2020年8月24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上市首日,總市值高達96.35億元。而如今,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其總市值為30.57億元。
已不足首發日的1/3,顯然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2021年,是其上市以來匯報年報的第一年。這個成績自然說不上好。
但同樣賣手機殼,出海品牌CASETiFY卻在海外賣得風生水起,并于1月11日轉戰國內,上線天貓店鋪。
2021年6月30日,CASETiFY剛剛獲得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
據悉,CASETiFY成立于2011年,目前是全球首個,也是規模最大的個人化電子配件品牌。
同樣賣手機殼,杰美特經歷了短暫的上市輝煌后,開始出現了波動。而CASETiFY卻能在海外常青十余年,更有進一步發展的跡象。
這個現象值得賣家們仔細思考:
●杰美特跟CASETiFY面向的市場有何不同?
01
杰美特的手機殼之所以能火,能被華為列為供應商,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產品的技術研發上。文末掃碼加微信,入純賣家交流群,手動篩選,精英人脈例如其自主研發的Defense系列手機殼,擁有多重防摔系統。運用了 TPU 軟膠、鋁合金、PC 后蓋、TPE 減震材質,并良好地將上述材料進行注塑結合,TPU 軟膠邊框內部還加工形成了類似泡泡的緩震“氣囊”。部分品類的自有品牌手機殼,甚至會在摔落時最可能接觸的四個角填充防撞性能極好的 Polyone 材料,更增強手機殼的防撞、防摔性能。方向上來說,杰美特的研發并沒有大問題。在外觀上,杰美特的手機殼大多數走的,還是實用、簡單、機械風、“硬漢風”為主。這種“大老粗”的簡約風格,一直以來都被國內賣家認為,是比較符合歐美消費者的審美風格的。但CASETiFY的產品,似乎打破了這一“謠言”。最早,CASETiFY是在Instagram上爆紅的。而爆紅的原因,是因為CASETiFY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讓用戶將自己的照片印在手機殼上。目前,這項“私人訂制”服務,一直都被CASETiFY保留著,在其官網上有自己獨特的地位。但你能想象,在歐美爆紅的CASETiFY熱銷款,都是些花花綠綠,充滿設計感的手機殼,而不是我們印象中的“簡約”“機械”“硬核”風格嗎?足球巨星梅西、超模Kylie Jenner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自甘”作為CASETiFY的擁躉,在Instagram上免費、不遺余力地推薦CASETiFY的手機殼。在這些有能量的明星加持下,CASETiFY迅速占領了歐美消費者的心智。據CASETiFY創始人吳培燊介紹,其手機殼年均銷售量超過300萬件,這10余年來每年保持倍速增長,還保持著不錯的盈利。據悉,為了保持審美在線,走在流行前沿,CASETiFY有自己的設計師團隊,同時開放獨立站平臺,讓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上傳他們的設計。一旦設計師上傳的設計被采用,并產生銷量,設計師會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成。簡而言之,自主設計+“打擂臺”形式,讓CASETiFY的手機殼一直保持較高的審美。再加上與知名IP的聯名,比如精靈寶可夢(臺譯“神奇寶貝”)、迪士尼等等,CASETiFY的手機殼受歡迎程度,就可想而知了。CASETiFY是否就是“顏值派”,不重視技術?也不是。據吳培燊介紹,CASETiFY在材質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款新出的手機殼,都要進行上千次的防摔測試。2020年,其為iPhone 11推出的手機殼,采用了 qìtech 材料,即便從3米高的地方摔下來,也能保護手機不被摔壞。相較于“技術宅”杰美特而言,CASETiFY雖然也重視防摔性能,重視采用新材料,但“科技感”上似乎更弱一些。不過,杰美特近年來在研發上花費的精力,也在逐年遞減。隨著規模的增長,杰美特的銷售人員平均薪酬增長幅度一度超過了技術人員,而杰美特也慢慢從“技術宅”過度成為一個銷售型公司。或許也正因如此,技術進步給杰美特帶來的紅利,也在逐年下降。02
2021年上半年,姐妹熱營收約3億元,凈利潤1554.57萬元。雙雙同比下滑。更夸張的是,扣非凈利潤僅剩10.03萬元,同比下滑了99.82%。面對業績下滑,杰美特的解釋是國內的智能終端(手機)出貨量放緩,重要客戶業務受到影響,進而導致ODM/OEM業務受到影響。從其財報中也確實顯示出來,代工業務營收及凈利潤都同比下滑了。ODM/OEM業務都是杰美特的主要業務。這部分業務,一度占到其業務70%以上的比例。其所說的國內ODM/OEM主要客戶,很可能是華為。一直以來,華為都是杰美特的第一大客戶。2014年,華為作為杰美特的采購商,其采購量在杰美特的銷售占比僅8.2%,但是第二年就增長到了20.15%,一直到2019年,占比攀升到高達45.57%。但反過來,一旦華為的采購量下降,對杰美特的業務也將產生重大的影響。近兩年來,華為作為中國手機出海的門面,在美國市場上遭到被扼住咽喉窮追猛打,海外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原華為旗下品牌榮耀,也出售了。諸多因素疊加,就造成了杰美特所說的“國內的智能終端(手機)出貨量放緩”的局面。主要客戶華為銷量受到影響,那么高度依賴華為的杰美特,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對華為的高度依賴,也在逐漸影響杰美特的市場定位:其國內市場銷售占比在增加。2017年,杰美特國內銷售額約2.15億元,占比41.87%。到了2019年,銷售額增加到了約3.93億元,占比則提升到了50.61%,實現了“反客為主”的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銷售的比重增加,必然會讓杰美特對華為的依賴更重。事實上,CASETiFY的情況與杰美特有些類似,但又不盡相同。CASETiFY無論是亞馬遜店鋪,還是天貓店鋪,目前出售的手機殼,都只有iPhone系列,再無其他品牌型號的手機殼。而在其主要的銷售渠道——獨立站上,手機殼也僅僅只有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某種意義上說,CASETiFY確實對iPhone的銷量有高度的依賴。iPhone賣得好,CASETiFY的市場空間就大。iPhone賣得不好,CASETiFY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影響。但兩者的不同就在于,CASETiFY是直接面向C端消費者,iPhone對其沒有“生殺大權”,更不掌握其定價權。而杰美特則不同,華為作為第一大客戶,其直接采購量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杰美特當年銷量的多寡。杰美特的ODM/OEM業務雖然銷量最大,但其毛利率卻并不高,只有13.17%。反觀其自有品牌業務,直接面對C端消費者,定價權在其自己手中。因此,毛利率可以高達57.56%。但無可否認的是,作為“供貨商”和作為“出售商”,兩者的地位顯然是不一樣的。03
當然,對CASETiFY與杰美特之間的差異,產生最大影響的,還是彼此的主要“客戶群體”。此前我們說過,杰美特對華為的采購量異常依賴,而CASETiFY的主打產品,主要是iPhone系列手機殼,兼有一部分三星Galaxy系列的手機殼。這也是杰美特在潛力上,或許略遜于CASETiFY的重要原因。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1年,蘋果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了17.2%,排在第二位。而第一位的,則是三星Galaxy系列,占比18.9%。很顯然,CASETiFY的主要客戶群,就是排名第一第二的手機用戶。反觀華為,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前五的手機中,華為不在其列。再看看另一份數據顯示,智能手機用戶使用保護殼的比率中,iPhone用戶一騎絕塵,高達87%,而安卓機的手機殼使用率僅僅66%。兩個數據疊加下,可以想見,以iPhone用戶為主打,三星Galaxy系列用戶為輔的CASETiFY,其潛在客戶群體,比以華為為主要客戶的杰美特,要大上不少。無論是CASETiFY還是杰美特,都是十分成功的手機殼大賣家。目前,他們在手機殼類目的體量,也是多數賣家“不可高攀”的存在。對比兩家大賣家的情況,更多的是希望讓更多手機殼賣家能有所借鑒。同時,我們也希望各位賣家能夠通過兩個品類相同,但風格和路線卻很不一樣的大賣家的成績,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或許賣家們對于以“吉祥三寶”為首的紅海類目避之不及,但在紅海類目之下,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路線。其中是否潛藏著還未挖掘出來的商機?希望賣家朋友們能有所收獲。祝各位賣家虎年大賣!(文/跨境電商藍海億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