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19年11月25日 479
“”
圣誕節臨近,對尼日利亞大批基督教徒來說,這是個歡慶的日子。但對在尼日利亞華商來說,恐怕就不是多么愉快的節日了。據藍海億觀網觀察員劉亮發回消息,尼日利亞稽查機構在圣誕節期間對華商進行公然“勒索”。
觀察員劉亮向藍海億觀網透露,11月20日,中尼日利亞發制品協會會員單位發出通知稱:圣誕節將至,又到了SONCAP機構稽查的高峰期。
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協會將會出錢統一解決,預計約600萬奈拉(約合人民幣11萬3千元),提前打理關系。由于支出特殊,需要各會員單位再支持5萬奈拉(約941元人民幣)。大部分會員單位都迅速響應了協會的號召。
據悉,中尼日利亞發制品協會是由中國在尼日利亞假發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牽頭組織成立,協會成立以來,為行業的規范和團結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地SONCAP機構把持權力,中國商人為旺季少受阻打點關系
協會會員對SONCAP機構稽查十分緊張,是因為SONCAP直接關系到在尼日利亞出售假發的命脈。
SONCAP證書是管制品在尼日利亞辦理通關手續的必備文件,缺少SONCAP證書,會導致管制品從境外進入尼日利亞時通關延遲,甚至被海關拒絕,無法進入尼日利亞市場。
SONCAP(以下簡稱SC)由尼日利亞國家標準局(Standard Organization of Nigeria, SON)制定,是對出口到尼日利亞的管制產品實施裝船前的強制性合格評定程序,以確保出口到尼日利亞的管制產品符合尼日利亞技術標準和國際技術標準,保護消費者權益。
2013年4月開始實施新SC政策,出口到尼日利亞的管制品不再申請SC,轉而需要申請國際認證的COC。出口商再提供COC給尼日利亞本土進口商,讓其申請SC,而進口商再到當地的SC機構直接申請。當地的SC機構根據產品的風險類別,負有現場抽樣測試、驗貨和監裝的職權。
也正因如此,出口到尼日利亞的假發商產品命脈,實際上掌握在了當地的SC機構手中。許多當地SC機構會以圣誕節嚴查為由,對出口到尼日利亞的產品進行“刁難”。
為了確保圣誕節旺季銷售旺季,自己的產品能夠在通關、裝檢過程中少受到一些阻撓,中國的商人會向當地的SC機構打點關系。
在尼日利亞商人表示:每年節前都會上演“大清洗”
近10年來,尼日利亞對在尼日利亞中國商人并不是十分友好。
2005年拉各斯老中國城遭到海關突擊檢查,被暫時關閉,理由是“出售走私物品”。如今在當地中國商人的努力下,新“中國城”龍城,成為了中國商人的聚集地。
2008年10月17日和19日,尼日利亞拉各斯海關聯合當地國家安全局成員,兩次持槍逮捕數十名在尼日利亞中國籍商人,據相關者透露,當地安全局人員逮捕到亞裔面孔后先行進行詢問,不是中國人的當場就釋放。當地政府對該事件的解釋是:被聆訊的中國商人涉嫌非法居留。
但有相關消息表示,這次事件可能與一起負面信息有關,在尼日利亞的五名中國籍物流商與當地海關人員發生言語沖突,進而引發槍械交火,造成兩名海關人員與三名物流公司人員喪生。
2012年5月,尼日利亞移民局成員以“在尼日利亞非法從事紡織品貿易活動”為由,持沖鋒槍突入中國商人聚居地,將大批中國商人帶走。據親歷者介紹,此后移民局跟拉各斯中國工商聯合會商議,最終只是對商人相關證件做檢查,有正規證件的商人被釋放,沒有正規證件的被遣送回國。
在尼日利亞商人表示,這樣的行動經常有,一般發生在節前。移民局和警察局常常找各種借口抓人,勒索保釋金,一般一個中國商人交幾萬奈拉(1元人民幣相當于50奈拉)就會被釋放。
此番,中尼日利亞發制品協會的通知,顯然也是對該現象有經驗,提前做好相關貯備。
拉各斯假發批發市場:禁止中國人面孔入內
非洲假發市場十分龐大,中國有不少商人看重這塊市場。但就藍海億觀網了解到的情況,中國假發商人在拉各斯只能“吃鍋邊”。
拉各斯有一個假發批發市場,在這里集中了許多假發批發商,該市場自然也成了消費者購買假發的首選。但面對廣闊的消費者市場,中國假發賣家只能“望洋興嘆。”
據該市場相關規定,中國假發制造商禁止在批發市場內開店,只能在批發市場外圍擺攤。而且只能將假發賣給持有采購商證的尼日利亞批發商,如果不遵守相關規定,中國商人將被逐出市場,并面臨重罰。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跟當地批發商合作,在中國假發制品微信群中,往往會有許多當地假發批發商加入。此前尼日利亞假發協會選舉,當地候選人就在微信群里拉票。
盡管遭遇“不公待遇”,但在尼日利亞假發商人仍然不愿意放棄市場,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非洲假發市場:女性人均4頂假發
非洲假發市場的蓬勃,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因為非洲人的頭發天生自然卷,并且貼著頭皮生長,如果頭發太長,很容易炸開來,像雞窩一樣。
為了擁有良好的形象,非洲男性一般剃光頭或者留很短的頭發,而女性大多數會選擇戴假發。
在非洲女性看來,擁有假發是非常尋常的事情,就像中國女性擁有口紅一樣。戴假發,也只是她們“化妝”的一個步驟而已。
據不完全統計,非洲女性平均每人擁有4頂假發。2017年,非洲假發市場規模達到了47億美元,并且這一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隨著“自我認知”的覺醒,越來越多非洲女性也開始關注“深膚色”“卷發”這些來自基因深處的自我特征,開始出現了諸多倡導“脫掉假發”的活動。
未來,非洲假發市場或有增長放緩趨勢,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主流審美依然以西方審美、東方審美為主導,深膚色特征的審美,依舊處在尚待開發狀態。
因此,非洲女性想要完全擺脫對假發的依賴,恐怕還長路漫漫。(文/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劉亮 Kebyn)文末掃碼,入群對接優質跨境資源。更多內容,請在各平臺搜索“藍海億觀網”。不得擅自轉載,請聯系我們授權。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0-12-08
藍海億觀網2020-12-28
藍海億觀網2019-09-24
藍海億觀網2021-10-03
藍海億觀網2021-11-04
藍海億觀網2021-02-24
藍海億觀網2020-05-20
藍海億觀網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