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億觀網2020年07月14日 633
“跨境電商大賣家輝煌的成功故事,總是引人羨慕。然而,與其炫目的營收額相比,其凈利潤(率)之低,卻出乎許多人的意料。2019年,在新三板掛牌的1”
跨境電商大賣家輝煌的成功故事,總是引人羨慕。
然而,與其炫目的營收額相比,其凈利潤(率)之低,卻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2019年,在新三板掛牌的10家大型跨境公司總營收117.32億元,而凈利潤僅為1.57億元。
其中,老牌跨境電商企業百事泰(BESTEK)的凈利潤率為4.46%,在2018年更低,僅為3.24%。
而曾經沖刺新三板但中途終止申請而轉戰創業板的安克(Anker),其凈利率要好一些,為9%左右,但也沒有高出3C行業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不少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凈利潤率要高出很多。一家從事3C產品的廈門跨境電商企業透露,其凈利潤達到25%-30%以上。
實際上,低利潤率,是跨境電商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后的常態,也是它們賴以迅速占領市場的“鎧甲”和“長矛”。
1
掛牌新三板的跨境電商公司,為我們探析大賣家的營收和利潤情況,提供了一扇窗口。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國內新三板掛牌電子商務公司共51家,其中跨境電商12家,包括世貿通、遨森電商、渝歐股份、百事泰、寶貝格子、五五海淘、理德銘、寶信環球、跨境翼、擇尚科技、淘淘羊、萬方網絡。
由于萬方網絡、跨境翼至今(7月13日)尚未披露財報,在此,只統計了10家新三板掛牌跨境電商公司的數據。
這10家大型跨境公司總營收117.32億元,凈利潤僅為1.57億元。(數據來源:網經社)
其中,老牌跨境電商企業百事泰的凈利潤率為4.46% 。
圖為:百事泰2019年年報數據
【猜你喜歡】:免費領取38G亞馬遜運營視頻教程包,覆蓋基礎/中/高級運營
凈利潤低的主原因是有有幾點:
●研發支出及銀行利息增加;
●原材料價格上漲;
●新品推廣費用增加;
●匯率波動大,引起外匯兌換損失增大。
作為一個深耕產品的知名跨境電商大賣家,百事泰是值得深入觀察的企業。
拉低其利潤率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成本。正是基于其龐大的研發投入,百事泰取得了巨大成果。
百事泰從初創開始就十分重視產品創新,截止2019年底,百事泰擁有專利 423 項,其中發明專利 31 項,實用新型 86 項,外觀專利 214 項。
該水平在業內還是相對較高的,一直以來以設計和創新著稱的安克創新,根據其招股書顯示,其專利數截止2019年6月有478項,百事泰的專利數與其比較接近。
百事泰創始人徐新華對于利潤有著自己的理解,傾向于以打造單品爆款戰略來擴大利潤,再將利潤投入到產品研發生產,促進企業良性循環發展。
2003年,徐新華創立了百事泰前身——深圳市茂潤電氣有限公司,主打車載逆變器生意。當時,茂潤電氣的車載逆變器無論出口到哪個國家,市場占有率都是穩居首位。
2011年百事泰成立跨境電商事業部,并在跨境電商領域首推F2C模式。
所謂F2C,指的是傳統工廠型企業直接通過電商平臺,將產品出售給消費者,不再經過授權方,實現交易流程扁平化,降低邊際成本。
2015年9月,百事泰掛牌新三板,成為跨境電商行業F2C模式第一股。
●百事泰熱銷品類
2017年,百事泰調整方向,研發銷售小家電產品,開始逐漸成為其主打品類。
根據百事泰2019年年報顯示,其2019年家用產品收入近1.5億,在其總收入中占比57.49%,而汽車周邊作為其第二大類,收入近1億,占比近38%。
這個數值在2018年,分別是64.28%和28.26%。
●安克:大量投入研發,利潤率維持在個位數
另一家跨境電商安克,其利潤率也一直維持在個位數。據安克創新招股書顯示,其2019年上半年凈利率約為9%,2018年全年約8.16%,2017年約為8.36%,2016年約為9%。
圖為:安克招股書披露業績狀況
安克維持在個位數的利潤率,跟研發上投入巨大成本有密切的關系。
在安克沖刺創業板的招股說明書中,安克強調了研發工作的重要性。無論是從資金投入,還是人員部署,安克都做大了最大化投入:
1公司員工1350人,研發人員就占了732個,占總員工數的一半多(54.22%),而銷售人員,僅有267個;
2.2019年安克研發費用高達 3.9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92%;
3.截至 2019年12月31日,安克已經取得520項專利證書,其中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24項,外觀設計389項。
當然,任何一個跨境電商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之后,除了研發成本,其人工成本、庫存成本都是壓縮利潤的主要支出,尤其是龐大的庫存,絕對是吞噬利潤的黑洞。但不能否認的是,無論是百事泰,還是安克,正是在研發方面投入巨大,將自己的產品打造成“鎧甲”和“長矛”,并維持降低利潤水平,回饋消費者,才得以在千軍萬馬中的跨境電商戰場中狂飆突進,并占領巨大的份額。
2
低利潤率,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在商業實踐中,低利潤率低,未見的就是企業的弱點。相反,是一些企業迅速走向成功的利器。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小米和Costco。
但所有企業在追求更高利潤率時,小米和Costco卻給自己的利潤率設定最高限制。
●小米硬件利潤率不超過5%
2018年4月25日,雷軍在武大小米6X發布會上對外宣稱,小米硬件業務綜合稅后利潤率,不會超過5%,超過部分將返還給用戶。
這是小米第一次公開自己的利潤率上限。實際上,以小米此前的數據來看,其硬件業務利潤率遠不到5%。據Pre-IPO融資推介材料顯示,小米 2016 年硬件業務的凈利潤率僅為 2.8%。
事實上,小米通過低價高性能的策略,不僅在中國積累了大批粉絲用戶,也在國際上展現了自己的“腕力”,比如印度市場。
截止2020年5月,在印度手機市場上,性價比高的小米手機占據了31.2%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同比增長3.4%。這是小米衛冕印度第一手機品牌的第11個季度。
除印度外,小米業務覆蓋東盟10國,印尼、越南、新加坡穩居前三,緬甸市場位列第一。
如今的小米,跟高性價比形成了強關聯,成為國際手機市場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Costco賣產品基本不賺錢
作為小米商業模式的啟發者,Costco也是低利潤率的代表。
Costco是美國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超市,創辦于1983年,比沃爾瑪晚了20年。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Costco全球商品,定價后毛利率不得超過14%,一旦超過需要董事長簽字批準。扣除經營費用、稅費等費用,Costco商品幾乎不賺錢。
不靠賣貨賺錢的Costco,其主要盈利以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來收取會員費用。下圖為其會員收入與凈利潤對比,從圖中不難看出,其會員收入與凈利潤幾乎持平,個別年份凈利潤甚至低于會員收入。
但是,就是這樣的超市,讓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喊出:“Costco來中國,中國零售業會全部死光?!边@樣聳人聽聞的話。
利用低利潤率搶占市場,形成品牌之后進行服務升級、產品迭代,再提高利潤率,這是一套自信的打法。品牌利用低價買斷的,與其說是市場,不如說是消費者的信任。
3
深究這些敢于打低價占領市場的品牌,除了研發方面的投入,同時也渠道成本上都做了優化。
Costco在全球范圍內的超市中,總SKU數僅3700個,對比其他零售超市要少非常多。但其每個爆品SKU的貨量都足夠大,因此能夠以低價從當地招到供應商,從而減少了物流、供應鏈上的損耗。
截止2019年底,小米在印度的手機工廠有9家,印度99%的小米智能手機在印度本地生產。通過建廠,小米可以享受印度當地廉價的勞動力,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可以規避許多抵制(印度生產的小米手機,可以視為Made in India)。
身為跨境電商老牌企業的百事泰,也有這方面優勢。其主打的F2C模式,讓交易流程扁平化,消費者在第三方平臺下單之后,工廠直接出貨,不再經過經銷商之手,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同時,百事泰致力于在海外設置子公司,力求將銷售輻射網擴展到50個以上國家,以最大程度實現本地化運營,降低物流成本。
結語:產品為核心,低價為驅動,優化渠道成本為潤滑劑?!暗屠麧櫞蚍ā币讶恍纬梢惶壮墒?、迥異于他人的市場運營模式,目前敢于嘗試者卻不多。一反市場的“唯利潤”論,“低利潤打法”與跨境電商企業,或許能擦出很不一樣的火花。
(文/跨境電商新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文末掃碼加入跨境精英交流群,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Coupang、Wayfair 、MercadoLibre等平臺入駐,品牌文案策劃及全網推廣、電商培訓和孵化等服務,請聯系我們。不得擅自改寫、轉載、復制、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
藍海億觀網跨境賣家交流群!
跨境24H頭條資訊,關注跨境平臺最新政策推送行業最新動態。
全球跨境市場分析、電商政策及選品思維邏輯解讀。
知名跨境大賣財報分析,真實案例分析站內站外引流促單實操技巧!
掃碼入群,與同行共贏
留點想法
評論列表(0條)
藍海億觀網2021-01-29
藍海億觀網2023-07-29
藍海億觀網2021-01-05
藍海億觀網2020-10-10
藍海億觀網2023-05-25
藍海億觀網2020-11-16
藍海億觀網2020-09-09
藍海億觀網2020-08-31